第392章(第2頁)

  “目标鎖定了嗎?”

  “安達西号,荷蘭東印度公司1712年的沉船。标注位置在新馬海峽西側南向兩公裡,以前新加坡政府清淤新馬海峽時,遇到過。”

  盧燦打了個響指,笑道,“不錯啊,阿爾達汗,我看你越來越像指揮若定的領導者!”

  這次輪到盧燦遭白眼,阿爾達汗指指附近的建築,“你以為都像你?怎麼說我也是正經劍橋大學商管專業學士,無論怎麼玩,基礎還在。”

  學曆又遭吐槽?

  盧燦斜睨他一眼,“信不信我讓你生活不能自理?”

  “切,怕你?”阿爾達汗針鋒相對。

  人生如登山,爬得越高,同伴越少。每走過一段路,丢下一名曾經的同伴,心情并不好受。盧燦原本認為,将來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定是許胖子,現在看來,阿爾達汗的韌勁要比自己料想的還要強。

  過去的一段時間,他的變化巨大。

  “阿燦,不是說去拜會華老嗎?”孫瑞欣站在走廊門口,探頭喊道。

  盧燦起身,拍拍他的肩膀,“我去見一人,你待在酒店也别閑着,琢磨琢磨,我們怎麼切入印尼。那個國家……機會更多。”

  “印尼?有發财機會?”阿爾達汗嗖一下坐起身,問道。

  “回來再聊,保證讓你心動。前提是你需要将印尼的穆斯林,同樣組成大聯合。”盧燦故作神秘的對他眨眨眼。

  “你還讓不讓我休息一下?”看着盧燦的背影,阿爾達汗一聲嚎叫。

  這事還真不怨盧燦,如果不是阿爾達汗在棉蘭老島的行為,給他啟示——印尼的穆斯林更多,盧燦短時間内還真不想進入印尼。

第670章

華老誤會

  彼得伯勒有教堂城的美譽,它最早是羅馬統治時期的教區,其中心就是彼得伯勒大教堂。随着教堂的不斷擴大,彼德伯勒也從一個教區擴展成為一座城市。

  這座城市不大,可卻是英格蘭的交通樞紐,因此,這裡的商貿異常發達,英格蘭前十的貿易公司,在這裡都有分部,或者幹脆将總部就設立在這裡。

  譬如,阿爾達汗家族參股德尼爾貿易公司就有分公司,還有,華平治所在的維克多貿易公司總部,也在這裡。

  在過去的一天多時間裡,法裡斯将維克多公司的情況,調查的一清二楚。

  這家公司創立于二戰結束,從事化工纖維、棉麻以及絲綢原料的東西方貿易,主做原材料生意。

  香江的服裝貿易從七十年代末就開始走下坡路——這也是林嘉義夫婦上文武廟拜神而偶遇盧燦的原因。由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漲,香江的低成本服裝優勢不在,服裝行業遭遇寒流,畢竟像嘉麗服飾那樣能成功轉化為“品味、品質”服裝的企業很少,大多數都不得不關門歇業,或者将工廠轉移出去。

  連帶着,維克多貿易公司的原材料生意,急劇下挫,八十年代初,他們不得不撤銷香江分公司。

  華平治,也就是華老的小兒子,此前一直擔任維克多香江分公司的業務總經理,相當于分公司的副總,是維克多家族的長子丹佛·維克多的骨幹手下。丹佛·維克多撤銷香江分公司後,将他帶回總部,現在的職務是物流供應部的副總監。

  一位被裁撤的分公司副總,回總部擔任部門副總監,不算貶谪。

  盧燦用手指彈彈這份資料,籌謀着稍後該如何說服華平治——華家現在基本圍繞着華平治走的,隻有他答應納徳軒的聘任,答應回到香江,其它事情就好開口。

  丫頭收回目光,手指撥弄她長長的秀發,聽盧燦的分析後,忽然展顔一笑,“阿燦哥,你要真的這麼想,就錯大發了!”

  嗯?盧燦詫異,丫頭有高見?

  她嘻嘻一笑,手指在資料上的點點,那是華平治媳婦的名稱,丁文怡。

  “你是說……說服丁文怡,就能讓華家回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