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第3頁)

  “你是說……說服丁文怡,就能讓華家回香江?”

  盧燦不太相信,他見過丁文怡,在華平治家中,看起來很溫婉的一位家庭主婦,可不是河東獅吼類型的女人。

  “我昨天和田姐聯絡過,她反饋來的信息,可與你收集的資料不太一樣。”丫頭翹起來的嘴角,有些得意模樣。

  見盧燦還在狐疑,她嬌笑着說道,“維克多面料與嘉麗服飾有過一些合作,因此,田姐打電話給欽麗姐了解華平治的情況,恰好欽麗姐姐知道華家的一些事情……”

  她将盧燦手中的資料拿過來,卷巴卷巴,塞進文件包中,“聘請華平治,是珠寶公司的事,稍後我去談;你負責和華老聊聊天,探探華家對孩子學鑒定一事,究竟有沒有決心?若是他們家不願意,那我們這次……就算做客吧。”

  “行,聽你的。”盧燦樂得逍遙。

  車子停在赫利沃德大街西側,聞名于世的彼得伯勒大教堂離此不遠,華平治的家就在這條街上的一棟民宿樓中。

  開門的是丁文怡,欣喜的接過孫瑞欣手中的禮盒,對兩人點點頭,“盧少和夫人到了?家中老爺子和平治,都在呢。”

  盧燦昨天送來的是正式拜帖,以晚輩的名義登門拜訪,這讓華家很是手忙腳亂一番。

  華家在香江時,略有資産,也算上等人家,可和盧家那是不能比的。盧家少爺為什麼如此正式的拜見?華輝邶也不清楚——對方肯定不是因為自己和盧嘉錫那點交情而來。

  華平治三十六七歲的年紀,帶着一幅厚底眼鏡,聽到妻子的聲音,連忙過來迎接。

  “家中地方小,怠慢盧先生和夫人。”他搓搓手,與盧燦握握,将倆人迎進來。

  “華叔,叨擾。”盧燦微笑點頭。

  “華叔客氣,我和阿燦就是過來坐坐,看看老爺子,還有阿域的。”孫瑞欣挽着丁文怡的胳膊,對華平治笑着行禮。

  說家中地方小,其實也是上下兩層的複式結構,一樓大客廳、廚房、衛生間,帶有主卧,二樓應該是幾個次卧及書房,兩層相加,面積并不小。

  “阿燦來啦,來這邊坐,我剛泡好茶具,正準備煮茶呢。”華輝邶對盧燦招招手。客廳靠近陽台的位置,單開辟一小塊,冷杉木方桌,華老爺子與孫子華子域兩人在擺弄茶具。

  “欸,好,那我嘗嘗老爺子您的的手藝。”

  盧燦伸手揉揉華子域的腦袋,坐在他身邊,算上孩子,四位男士坐在小方桌旁,丁文怡則拉着孫瑞欣,兩人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嗑瓜子聊閑天。

  華老整的是老普洱生茶餅,旁邊的配料是菊花和枸杞。這種混合泡法,在香江很常見,屬于“混飲”,又稱之為“海泡”。

  老爺子是個中老手,茶刀撬下一片不到十克的茶團,掰成兩三個均勻的小塊,投擲于玻璃茶具中,然後又投入三五枚菊花,七八顆枸杞,注水洗茶。

  很多人泡制普洱時洗茶這一環節會很匆忙,其實真正的洗茶,需要等壺内茶葉浸潤開,或者用竹籬稍稍攪拌,才算真洗。倒掉洗茶水,再注入熱水浸泡,悶茶三五分鐘,香味徹底散發出來,即可飲用。

  等茶熟期間,盧燦的目光大多數都在華子域的身上,小家夥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雙手擱在放桌上,目不轉睛的盯着爺爺的動作。

  “阿域,喜歡喝爺爺泡的茶嗎?”盧燦側首笑着問道。

  這孩子的回答,有些遲疑,望望他爺爺,然後再扭頭,輕聲對盧燦說道,“盧哥,說實話爺爺一準不高興,你還是别問了。”

  這還不叫實話?小家夥一句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茶葉屬藥,天生有苦根,孩子的味蕾對甜味更喜歡,像茶汁之類的,通常都不會喜歡。

  “那哥哥換個問題……你從幾歲開始和爺爺學鑒定?”盧燦笑罷,伸手摸摸那孩子的後腦勺,後腦勺突起,再加上他的雙耳耳廓不小,從相學上看,這是個聰明孩子。

  “七歲!”這次,孩子回答的咯嘣脆。

  “都學些什麼,能告訴我嗎?”

  “可多了!”顯然,盧燦的問話,撓到孩子的得意之處,掰着手指跟盧燦炫耀,“朝代歌、二十四朝名人簡史,名家字畫譜、宣和器型譜,瓷器花色譜……這個沒背完。”

  “阿域真棒,這麼小就會這麼多!”這句誇獎是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