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周是哪位?晚明五士之首,著名的書法大家、畫家、教育家。明末節烈之臣,隆武二年三月被清廷殺害。
乾隆皇帝為籠絡江南民心,曾贊譽黃道周為“一代完人”,忠孝節義俱全。此人在台島、香江東南亞影響力非常大,台島晉德宮現今還供奉黃道周神位。
可是,盧燦越看越不對勁!
雖然筆畫結構臨摹的非常神似,可是,這幅大作在盧燦眼中,依舊有多處破綻。
黃道周的作品,在虎園博物館中不隻一幅,無論是小楷還是行書,盧燦都曾多次揣摩。
他的小楷高古質樸,古拙奇崛,譬如虎園珍藏的黃道周獄中所抄寫的《孝經》——他曾經在獄中抄寫一百二十本《孝經》,盧燦曾在京城琉璃廠入手一本。
他的行草書氣勢磅礴,具有縱橫淋漓的豪邁之象。他的《行書贈倪元瓒叔侄詩軸》也稱《贈倪獻汝叔侄詩軸》同樣被收錄在虎園博物館中。
因此,黃道周的書法作品,盧燦基本能做到入眼即辨。
這幅作品的雖然臨摹精妙,可是筆鋒露線弱,缺少提按頓挫,即使是轉折,也是快速一帶而過。構形松散,行間字距相等,章法少序,由此缺失氣韻和氣勢。
僞作也!
急匆匆将轉軸全部打開,讓丁一忠和卡福幫忙托住兩邊,拿着放大鏡逐一尋找。
果然,這位作僞者還算有良心,在裝裱一側的貼隙中,隐隐透出“劍一”兩字。
盧燦想要罵人!真是見鬼了!
剛剛想到陳劍秋,緊接着就能碰到!
這幅書法作品,就是陳劍秋的仿作!
第692章
師門故物
陳劍秋?号劍一?這麼不貼地氣的名字和字号,竟然也是作僞高手?可偏偏他還是這世上真實的存在。
曆史上有關這位“陳劍秋”的記錄,不止一筆。
1932年,津門收藏大家徐世章(民國總統徐世昌的堂弟),想要收購一枚朱筠銘鳳形端硯。此硯原為津城名士李保恂(字文石)的故藏,可就在當年,被李家不孝子竊出售于肆市,這位李家後人持這硯台來到徐家,當時議價未成。
結果,被一名叫做陳劍秋的人重價買去,徐世章得知後惋惜不已,專門前往京師拜訪陳劍秋,請求看一看這方硯台,陳劍秋直接将他拒之門外。
從頂替李卿丈的藏品,再到購入朱筠銘鳳形端硯這兩件事,不難發現,這位陳劍秋不僅藏品精品豐富,還具有相當的社交和資訊搜集能力,而且社會地位頗高。
可就是如此一人,竟然不見于經傳,不見于流傳于古玩行的口碑圈子中,像個透明人物一般。
他的師承不知;來曆不知;生卒不知。
據張老所言,此人與清末大理寺少卿,著名古玩藏家、學者趙汝珍相交莫逆。
趙汝珍是清末民國少有的鑒賞奇才,此人1943年所著的《古玩指南》現如今還是虎博那些鑒定人員必讀的書目。
張老很懷疑,兩人是同門師兄弟,而所學門派,來自關東!
清末關東的五行八作中,有兩個地下門派稍有名氣,一是沈城的銅鬲莊;二是春城的大業門。兩家都是早期晉地工匠入關東,為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訂做銅器起家的,曾經輝煌一段時間,隻不過到了順治入關後,他們逐漸沒落。
可老爺子自己也沒有證據,唯一推斷來自——陳劍秋和趙汝珍兩人都嗜好收集銅爐。
眼前這幅書法作品,終究還是赝品,而且……水平不算很高,臨摹痕迹很重,其钤印留痕也有破綻。
估計這幅畫作,是陳劍秋趕制出來,騙法國佬錢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