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方索揉着眉心,再度拿起筆,開始又在盧燦的價格基礎上修改,這一次,他調整了一件陶器——雙耳尖底瓶的價格,又調整了兩件青銅器的價格,再度遞給盧燦。
呵呵,盧燦眼中閃過一絲得意,這是……基本同意自己的價格。
重新核一遍,九十八萬法郎,盧燦沒在還價,一手輕拍報價單,另一手指向最後一箱子文字資料,笑着說道,“價格我可以同意,不過……那些資料,屬于我。”
這次,阿方索很利落的點頭答應。
總價格,自己沒虧,甚至還小賺一點。兩人很快就這次交易,簽訂協議。
這些東西,屬于自己了!盧燦讓阿忠和那位司機,去雇一輛貨車,稍後直接拉走,順帶着送凱茜太太去銀行兌支票。
交易完成,阿方索又回複剛才的好客态度,拉着盧燦參觀這座老屋。
這棟房子主體結構三層,三樓有個小平台,幾根木杆支撐着,晾曬着兩床床單。從第三層到陽台的走廊中,可以看到第四層的尖頂閣樓,裡面堆放着滿滿的雜物,有不少破舊家具,還能瞅見幾塊畫闆。
“這些畫闆怎麼放在這裡?”看到畫闆,盧燦再次想起進門牆頂的那五幅黑漆漆的油畫框,他試探着問道。
“嗨,那是我兒子喬丹年輕時的習作,凱茜沒舍得扔。”老頭子一句話将盧燦的滿腔撿漏熱情撲滅的幹幹淨淨。
“是嗎?我來欣賞一下他的畫作。”盧燦墊腳,從角樓中抽出一幅畫作,不經意間,手臂從斜着伸出來的桌腿上蹭過。
拭去厚厚灰塵的那部分,露出暗灰色的獅子形金屬包腳!
額?這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家具!
确切的說,這是屬于巴洛克風格中,非常獨樹一幟的馬薩林琢型家具。
17世紀後半期,法國大量出現一種被稱“Mazarin”的家具,這是一種有八個支腳的寫字桌,最早大約在1642年前後就出現了。“Mazarin”的名字來源于19世紀法國的一個著名的圖書館藏書樓。在17世紀後半期,被稱為Mazarin寫字桌的時代是法國巴洛克藝術中一種獨特的家具風格,一直到路易十四時期的1715年這種家具便消失了。
閣樓上的廢舊家具,真的會是馬薩林家具嗎?
第712章
偶遇
琢型是寶石原石切割的專有名詞,也稱寶石的切工或款式。歐美藝術圈能用琢型來稱呼馬薩林家具,可見對其的喜愛程度。
馬薩林是法國路易十四時期的著名宰相,原籍意大利,羅馬教廷教皇烏爾班八世的使節,1639年加入法國國籍,1641年黎塞留宰相提名他擔任法國樞機主教,并在臨終前将他推薦給路易十三。1642年進入樞密院,任幼王路易十四的宰相、教父并得到太後寵信。
此人能力相當強悍,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有所突破。
對内先後平息高等法院福隆德運動和親王福隆德運動;對外他締結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了為期三十年的歐洲胡亂局面,确立了法國在歐洲的優勢。并于17世紀50年代中期,聯合英國反對西班牙,迫使西班牙簽署比利牛斯和約,兼并阿圖瓦和魯西永。
然而,此人素來喜歡奢華,頗有宋代名相寇準的風采。他喜歡在家具上大面積使用色彩豔麗的漆面,并且使用珍貴的材料進行裝飾,譬如青金石,瑪瑙,大理石,銀,以及一些象牙飾品。
在他去世後,這種奢華的家具風格,被路易十四完全繼承且發揚光大,真的把家具當雕塑來做,最終形成極其奢華的馬薩林家具風格。
馬薩林家具的特點有三:其一是金屬鑲嵌技術,例如黃銅或者其他金屬用于玳瑁上;其二是雕塑在家具上的大面積運用;第三則是許多馬薩林家具采用玳瑁面闆或者象牙面闆,用來提高家具的富貴逼格。
當然,馬薩林家具的風格,依舊沒有脫離巴洛克風格範疇。
這種家具當時在法國非常受追捧,可惜,因為路易十四統治晚期,因為巨額的軍費開支,迫使他自己也在考慮是不是要放棄如此奢靡的行為。
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馬薩林家具被法國宮廷禁止,最終化為曆史塵埃。
至于眼前閣樓中的廢舊家具,究竟是不是馬薩林,盧燦不太敢确認。畢竟,這款家具在歐洲非常有名氣,即便阿方索不認識,可前幾位房主怎麼可能不識貨?
喬丹的油畫不怎麼樣,表現的是馬恩河落日。無論題材還是繪彩,還很生澀,應該是青少年時期的畫作。
這畫沒法評價,甚至連贊賞都無處落點,盧燦隻好拿着這幅畫問道,“喬丹先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