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第4頁)

  冰裂茶杯的外觀是一大特點,而它的外觀顔色也是一大亮點,一般情況下,冰裂茶具以赤、黃、橙、綠、青、藍、紫這七種顔色為主,盧燦創造性的添加“黑白”二色,使得色彩更豐富,形成完整的色彩體系。

  這套冰裂茶具,還真的能鎮場!

  讓盧燦沒想到的是,這套冰裂茶具,在八月的瓷器展中,被一位東瀛藏家以六萬三千法郎拍走——僅僅是九件直徑不過十二公分的小茶盞!

  另一套冰裂茶具,盧燦見小林鬥盦愛不釋手,便贈送給對方。老頭子樂呵呵的抱在懷中,再也不撒手。

  “我建議你們把這項技術……注冊了。”小林鬥盦沒有白要盧燦的東西,給出的建議讓韋森特和唐經天眼前一亮!

  這種立體冰裂釉,确實是一大創新,注冊下來,将成為利摩日瓷器的王牌之一——這種專利對亞洲沒什麼威懾力,但對于歐洲各大窯口來說,還是有一定限制作用的。

  七月五日,盧燦與孫瑞欣,再度趕赴英倫,趙太來家藏品的歸類整理工作,已經進行三分之二,目前已經整理出來四萬多件藏品和兩萬九千多件民國赝品。

第724章

台北分館

  趙太來回香江,香江藝術扶持基金最近又要組織活動,需要他回去主持。英國這邊,他媳婦阿芳帶着三歲的孩子照看産業。

  “阿芳嫂,不用招呼,都是自家人。”見她忙來忙去的端茶倒水,盧燦客氣的說道。

  肖芳是香江大嶼山人,家中漁民出身,典型的香江女人——勤勞能幹能吃苦精明。她很清楚所謂的“自家人”是對方的客氣話。

  “燦少爺,您可别帶着我家太來飛,他吖,最近飄得很,天天開口閉口都是大事,都不耐煩和我們母子傾計(聊天的意思)。”

  阿欣正逗着趙太來家三歲的阿有,聽罷擡起頭接話,“阿芳嫂,趙哥現在不是挺好嗎?香江藝術圈,任誰提起趙哥,不挑大拇指?”

  “啊呀,那還不是燦少提攜?”阿芳嫂一揚手,脆促的說道,“就靠我家太來那磨磨唧唧的性子,能幹嘛大事?”

  這才是她說話的重點,幫丈夫在盧燦面前念好。

  盧燦笑笑,探手摸摸阿有的腦袋,小家夥嘴上挂着一溜口水,眼睛溜圓的也不怕人,很可愛。盧燦拿起他胸口前的手帕,幫孩子拭去滴答答的口水,順便逗弄一句,“好醒目的細蚊仔(好聰明的小家夥),再大一些,我收你做契仔。”

  “哦喲!盧少爺,這話我可是聽得明白。”阿芳嫂大喜,立即将孩子抱起來,對着周圍一圈作揖,“二少奶奶,李老爺子,還有戴館長可是要作證哦。”

  孫瑞欣看看盧燦,見他隐隐間點點頭,便笑着從阿芳嫂手中結果阿有,“嫂子,這有什麼?阿有這細蚊仔我就很喜歡,今天就收他做契仔,長大後讓阿燦教他本事。”

  “哎呀!那真是太好了!我馬上安排阿有拜契娘。”阿芳嫂雙掌一合,歡喜的恨不得馬上舉行儀式。

  李林燦老爺子坐在另一側,笑眯眯的看看盧燦,戴靜賢則連連恭喜,盧燦則連連抱虛拳回禮。

  收契仔,有什麼好恭喜的?

  香江豪門收契仔,與後世影視圈或者幫派中,完全不一樣。

  香江的系譜傳承中,契仔和契女一直很盛行。早年是各種江湖流派以收契仔契女(他們比弟子更親近)的形式來凝聚核心戰鬥力,到了近代,契女契仔文化走入豪門,變成他們收攏或者培養輔佐家族繼承人的人選,像這種契仔,必定會得到主家的全力栽培。

  也就是說,盧燦此舉看似随性,其實還真不是,很大可能是為了田樂群懷中的那位“盧家新一代”早早鋪墊。

  當然,這些都是李林燦和戴靜賢的揣測。

  “不急不急!”阿欣擺擺手,逗弄着孩子,“阿有這麼聰明,等回香江後,讓家中老太爺,還有田姐過過目。”

  “欸!欸!那真是太……”阿芳嫂搓搓手,不知該怎麼形容。

  趙家現在頗有資本,日子并不差,可這一切都建立在盧燦對趙太來的大力扶持,現在自家兒子阿有,又被盧燦與孫瑞欣收為契仔,還是老太爺過目、盧家掌家夫人親許,那……趙家算是徹底綁在盧家這棵大樹上。

  阿欣帶着阿芳嫂和阿有去挑選禮物,她和盧燦從法國帶回來不少小禮品。盧燦陪着李老爺子和戴靜賢聊天,聊在法國搜羅藏品的事情,當然,也少不了虎博在六月下旬召開的“梵高素描鑒定”新聞發布會。

  “德西德裡神父?《東遊藏記》?他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