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第1頁)

  果然,那年輕人頓了頓,也許是手中厚厚的一沓鈔票誘惑力太大,也許是盧燦的爽快,讓他猶豫片刻後,說道,“您……稍等。”

  猜測沒錯,盧燦便不着急離開,笑眯眯看着對方數錢。

  今天的收獲能抵上半年的收入,這位白人小青年,心情不錯,吹着口哨,很快清點完畢鈔票。

  将鈔票塞進腰胯牛角包中後,他對盧燦聳聳肩,“看在你是一個真正海報收藏愛好者的份上,稍後我拿出的這張海報,可以轉讓給你,但價格不能低于……”

  他伸出手掌,張開五指,向盧燦示意。

  伍仟?對方明顯希望盧燦先答應下來。

  這價格已經很高了,剛才攤位上價格最高的海報,就是那套費雯麗的《亂世佳人》,那可是1938年的海報,完整成套的,不過六百美元。

  盧燦沒給對方肯定答複,而是揚揚手,“這我不能答應,我需要看貨。”

  “嗨,那可是手稿海報,你一定會迷上它的!”年輕人依舊試圖勸說盧燦先答應。

  “NO!如果你堅持,那就算了……”盧燦盯着對方,雙手一攤,堅決的搖搖頭。

  對方的堅持,已經引起他的警覺。雖然這為年輕白人看似人畜無害,可這裡是洛杉矶,美國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好吧好吧,你赢了!”年輕的攤主連忙說道。

  他彎腰從攤位下面的櫃子中,抽出一個牛皮紙包裹的嚴嚴實實的物件,看模樣,有些像油畫框。

  将包裹平放在攤位上,他一邊解開外層的包裝紙,一邊搖頭歎息,“這可是我父親的最愛之物,沒想到我竟然将它售賣,希望上帝能寬恕我的罪過……”

  這種表演,盧燦見過無數次,不過是為了擡高物品價值的小手段,無需搭理就行。

  見盧燦不插話,獨角戲沒啥意思,那年輕人加快動作。很快,一幅被橡木框裱好的彩色海報,呈現在盧燦與溫碧璃面前。

  這是一幅大度四開57cm×

84cm手繪彩色電影海報。

  最上面是電影名稱“安娜·克裡斯蒂”,正中部位是一位金色卷發的美女半身像,眼神微微上挑,神色中透着一股媚意。

  二十五歲的嘉寶,真的很迷人!

  這是葛麗泰·嘉寶飾演的《安娜·克裡斯蒂》,導演是二三十年代美國著名導演克拉倫斯·布朗,另外兩位主演是查爾斯·比克福德瑪麗·杜絲勒,發行公司為華納。

  海報中所寫的電影上線日期為1930年2月21日。

  盧燦随即又在最下方,找到這幅海報手繪作者簽名——塞德裡克吉本斯。

  還真是好東西!盧燦暗贊一句。

  塞德裡克吉本斯是美國本世紀上半葉相當有名的畫家,後來曾經擔任過十多年美國黑山學院的院長。

  不知道他?

  沒關系,隻需要知道兩點,就明白此人在美國當代藝術中的地位:其一是黑山學院,素有“美國藝術的西點軍校”美譽;其次,他有個學生,名叫安迪·沃霍爾,是美國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

  這幅海報應該是塞德裡克年輕時在華納電影工作的手繪作品,這件作品已經隐隐有些“波普藝術”的拼色和拼線風格。

  波普藝術作為對抽象表現主義的叛逆而登上了藝術舞台,本身就是一種商業美術形式的藝術風格,是美國就重要和獨特的藝術形式。其創作特征是直接借用産生于商業社會的文化符号,進而從中升華出藝術的主題。

  塞德裡克吉本斯的一幅三十年代初的手繪電影海報,确實值五千美元,如果沒有……

  “嗨,怎麼樣?”那位白人青年,一隻手撐着邊框右上角,話語中有些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