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第3頁)

  是的,就在剛才,羅傑無意中提到,好萊塢竟然沒有一家電影博物館,盧燦便琢磨着,是不是可以趁着這機會,将電影海報廳,再擴容一下?

  盧燦自己也沒料到,這一無意識的舉措,竟然帶來如此豐碩的成果——2011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準備建設美國電影學院博物館,不得不求到香江虎博,從他那裡置換走一千多件有關好萊塢電影的道具、影像資料以及老海報、老照片。

  當然,換回來的東西也夠份量——全是電影學院号召好萊塢電影人捐贈的各色文物。

  有媒體評價,這是八十年代,好萊塢被一位香江年輕人,撿走最大的漏!

  真是這樣嗎?

第777章

堯頭黑瓷

  金錢與權勢,永遠都是最能刺激男人感官的元素。

  潘德森幹勁十足,協同阿忠,将這些沉重的電影海報,搬運到車廂中後,又匆匆往二号大棚方向走去。

  就在剛才,盧燦口頭聘請潘德森,成為他的私人助理,負責北美珠寶行業之外的事務處理,這一職位自然要比現在的納徳軒珠寶北美分公司市場經理一職,更值得期待。

  潘德森算是北美分公司的老員工,他從納徳軒珠寶北美市場開拓時,就已經加入,算起來有兩年了,對來自香江的盧氏資本,還是有所了解——今年盧氏加大對北美市場開發力度,其調集的資本,超乎想像。

  嘉妮對他的評價不錯,這也是盧燦敢直接任用他的原因。

  盧燦看重潘德森的另一點,則是他的“注冊會計師”身份。

  在美國,注冊會計師可不僅僅代表着記賬,其實更偏向于财務管理與投資管理,甚至還扮演着部分應對财務訴訟的律師角色。

  北美作為世界最大的資本市場,盧燦的資本,肯定要涉足的,這次布點潘德森,不過是悄無聲息的落下一枚棋子而已。

  當然,這些想法,盧燦并沒有對潘德森透露。

  等潘德森和阿忠趕到二号大棚時,遠遠就看見盧氏夫婦,蹲在進門口的第二個攤位上,似乎在低聲讨論什麼,阿木則站在門口,十步遠的距離,觀察着兩人周邊的情況。

  潘德森掏出香煙,随手遞給阿忠一根,笑着問道,“聽說維文先生,在香江的收藏館很大?”

  對盧燦,潘德森有些了解,不多,而且都是傳聞,現在自己成為他的私人助理,自然要更多的去關注老闆信息,所以才想到從這兩位身上套點信息。

  丁一忠也知道眼前這位身份的改變,有些事情可以讓他知道,于是接過香煙,就着對方的打火機點着,對着他比劃個大拇指,“超乎你想象!”

  “啊……真是讓人欽佩!”潘德森适時的表示驚歎,又問道,“盧家在香江……應該是個很大的家族吧?”

  丁一忠看了他一眼,看來對方真的對盧家不算了解。

  盧家算是大家族嗎?肯定不算,要知道,在今年之前,盧家隻有祖孫兩人。現在老爺子“發瘋”,一口氣給孫子找來三個孫媳婦,何嘗不是擔心家族苗裔不旺?這在香江,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不過這話他自然不會說出口,支吾着點點頭。

  潘德森确實不清楚盧家現狀,他加入納徳軒珠寶兩年,聽說這家品牌在香江有二十多年曆史,很自然的就以為盧家是個大家族,怎麼也不會想到,納徳軒的高速發展,不過是近五年的事情。

  “那……盧家資本掌權……是維文先生?”他最終還是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那是當然!”丁一忠毫不猶豫的肯定。

  潘德森心頭松了口氣,那就好,眼光不由自主的落到那位年輕的老闆身上。

  盧燦手中拿着一柄花鋤,沒錯,就是非常小巧、用來為花草盆栽松土的鋤頭。這隻花鋤很有意思,銅制,十來公分的樣子,扁平,跟玩具差不多。

  這東西有收藏價值嗎?

  如果沒有鋤頭把部位镌刻的那四個字,肯定不會有絲毫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