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5頁)

  又有人絮絮地說起大娘子不但克夫還克子哩,與她相争的人則說“那花姐還沒養個一兒半女,命更是硬的了!”

  ……………………

  這一些話都沒有傳入走遠的人的耳中,花姐等人各有心事,默默地走到了大屋。

  “大屋”是全村最好的住宅之一,是全村少數幾所磚砌的宅子,三進院子隻有三個正經主人,倒有兩三個傭人。是名副其實的“大屋”了!

  大屋的主母自然是大娘子,年輕時便守了寡,幸而有個兒子傍身,又養了個打小就過來一道過活的童養媳花姐。才将兒子與媳婦收拾圓房了沒幾個月,兒子又一病不起,也不曾給她養下個孫子。

  打縣城請來的郎中不下三四個也沒瞧好,如今請了張仙姑過來,約摸是死馬當活馬醫了。

  張仙姑心裡打着稿子,想着這一回糊弄過去不太容易,寡婦沒了兒子,生怕大娘子把氣都撒在自己身上。大娘子一個婦道人家,能在這村裡守着這片家業,蓋因她有個得力的娘家,她家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就在縣衙裡還做小吏,幾輩子都幹這個,有些勢力。實在不好得罪!

  進了門,花姐就親自掩了門,對小丫說:“你将仙姑的法器放好,再去洗了手,燒熱水煮了茶招待仙姑。”

  小丫答應一聲,花姐才對張仙姑道:“仙姑,裡面請。”将娘兒倆領到了最裡一進院裡的東廂房。

  張仙姑進了一看,裡面旁人沒有,隻有一個大屋的大娘子,以及一個……白帕覆面,躺在床上的……人。

  大娘子對花姐點了點頭,花姐重又掩上了門,将扇門,将室内五人與外面的世界隔絕了開來。張仙姑一看這陣仗,心裡也有些慌,這床上躺着的人怕是已經死了!一天見着兩個死人,張仙姑有些撐不住了。

  老三也是懸着心,手摸在了腰間的短刀上。

  大娘子緩緩地站起身來,道:“仙姑,當年這孩子是吃了你的符水才養下來的,一事不煩二主,如今他走了,還要再勞動仙姑。”

  張仙姑也結巴了,道:“大、大娘子,這、這……我可不會這個……”

  大娘子慢慢走過來,張仙姑忍不住往後退了兩步,大娘子卻隻是拉住花姐的手,對張仙姑道:“我這花姐,是打小養在我家裡的,就如我女兒一般,我如今情願立下書契,将這女兒與這片家業招你家三郎做女婿!待生下孩子來,我隻要頭生子姓朱,延我兒香火,餘下的随你們怎麼樣!我拼上一把老骨頭,總能将孫子養大的!”

  一個大雷炸在張仙姑頭上,張仙姑什麼事沒經過呢?忙不疊地推辭:“這怎麼行?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家?您是什麼樣的人家?要招女婿,什麼樣的人才招不到?非招他個毛孩子……”

  大娘子一字一字說得很慢:“休要裝不明白,我們兩個寡婦失業,再不招個男人,就要被他們活吃了。依舊招他們家的人,是送羊入虎口。當然要招個外姓人。我有計較,情願再舍些家業與他們分,剩下的也足夠咱們過活。總比你們在這裡田無一畝地無一壟的強。我甯願與了三郎,也不交給這些算計我的人!如何?”

  不如何!

  張仙姑直搖頭:“不敢不敢!”老三,老三她是個女孩子呀!如何再娶個妻?娶來了如何能讓花姐生孩子呢?

  張仙姑将老三當做男孩兒養本是出于無奈,當年大娘子讨她的符水時,問過靈驗不靈驗,張仙姑當時自己正懷着老三,指天咒地說是靈的,自己生的一定是個兒子。且家裡又窮,生個女兒養不活就要溺死,隻好騙丈夫生的是個兒子,暫将老三養活了過來。丈夫頭前的兒子又不幸折了,無法繼承丈夫跳大神爬高爬低的事業,隻剩一個老三,叫她學些神神道道的本事,權作“繼承家業”了。

  她隻管女兒叫“老三”,從來不敢像别人那般叫“三姐兒”“三娘”之類,就為防着叫順了口被戳破。如今十二年過去了,想改過來也沒個由頭了。

  張仙姑心中暗暗叫苦。

  大娘子卻又說出一番話來:“仙姑恕罪了。仙姑也知道寡婦失業是個什麼下場,不但家業保不住,命且要沒呢!我現在是在掙命!”

  張仙姑忙說:“我們一個字也不敢透露的,隻求……”

  大娘子搖搖頭:“仙姑已經知道了這屋裡的事,斷沒有叫仙姑袖手旁觀的道理。仙姑答應了,從此是親家,三郎就是我的兒子,我為他安排一切,包管萬事不用他操心,也不必再受辛苦,想讀書就讀書,不必去窗根下偷聽,我給他請先生。我已送信與我侄兒,喚他來做個見證,決不叫三郎吃虧。若不依我……我這兒子就隻好是仙姑咒死的了。仙姑想,他們是信我,還是信仙姑?願不願意吃了我們娘兒倆時,順道踩仙姑一腳呢?我退一步,隻管帶了這孩子去縣城投靠娘家,舍了這裡的家業,想必他們也不會追殺于我,卻隻好拿仙姑出氣了。我死,也要拖個墊背的,氣不順,也想要那令人不順的人倒黴。仙姑以為如何?”

  張仙姑聽得呆了。

第3章

說話

  都說張仙姑是個伶俐人兒,幹神婆這一行的大多講究個察言觀色、機靈百變。

  可遇到了眼前的事兒,張仙姑再也機變不出來了,隻能讪讪地搬出自認唯一說得過去的理由:“她爹還不知道呢。這樣的大事,怎好不叫當家的拿個主意?我們也隻剩這一個孩子了,我婦道人家,可不敢自家就定下來了。”心裡暗罵大娘子真不是個省油的燈!

  大娘子笑道:“怎麼你家當家人會不願意?我隻借三郎生個孫子給我,又不是必得将他扣在我家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