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倆回了家,祝大接了鋪蓋,張仙姑道:“先擱咱們屋裡,明天我給她曬曬再收起來。”
一家人又吃了飯,祝纓見張仙姑這回也肯多煮一個雞蛋了,就說:“這就對了嘛。”
祝大道:“我也這麼說的——”
張仙姑道:“就你們倆話多!快點吃!吃完早點睡!”
祝纓也不争辯,吃完了,張仙姑刷碗,她就點着燈再臨兩帖字,日子十分悠閑。
第二天,張仙姑又起了個大早,做好了早飯,祝纓吃了早飯就要去大理寺,張仙姑道:“哎,等等。上回不是說要吃烙餅的麼?我做了,肉餡兒的,你捎兩個去。這大早上的跑一個時辰的路,到了不得餓了嗎?”
她拿藍花布包了兩個餅子,裝到一個小竹籃子裡,邊遞給祝纓邊說:“到了衙門裡再吃,要有爐子,叫他們熱熱。要是沒有,千萬就着點兒熱茶熱水的。”
祝纓提着籃子看了一看,一個小籃子,剛好夠裝點零嘴的,說:“爹這手藝比以前好多了。”
祝大道:“廢話,我的手藝,能不好嗎?”
那是不怎麼好的,祝纓也不笑話他,說:“再弄個大點兒的,萬一有别的用呢。”
祝大粗聲粗氣地說:“還用你說?!我還編幾個大筐使呢!”
祝纓提着肉餅走了。
…………
一路到了皇城,守衛見她帶了吃的,說:“可有夾帶?”
祝纓道:“我自己吃的,要不我就在這兒吃了得了,有水嗎?給一口。”
守衛翻了個白眼,對這個芝麻官兒擺一擺手:“進去吧!”
祝纓帶着兩個肉餅到了大理寺,那邊在上朝,她往位子上一坐,小吏就開始忙着招呼她喝熱茶了。祝纓道:“有勞。”翻出自己的肉餅來吃。
就倆,吃完了才覺得這麼吃獨食……那也沒别的辦法不是?
左評事問道:“住得遠,沒來得及吃早飯?買了帶過來的?”
祝纓道:“在家吃了,家母怕我餓,叫帶點兒墊巴墊巴。”
左評事道:“可憐天下父母心,不過呀,也不用令堂每天都起這麼早的!老人家辛苦了一輩子了,進了京城,何必再這樣呢?我對你講,從你家那裡出來,别急着往朱雀大街上拐,走三條街,就在萬年縣對面坊裡,有一家極好的早點!花個幾文錢,就能買上極好的胡餅!”
他聞着了,祝纓吃的這餅,肉餡兒的,但是味道一聞就不那麼香,手藝不咋地!
說到吃,老王評事也來了,說:“還有,你把京城地圖對半兒劈,跟那家對着的,有一家早上賣湯餅的,也好!”
八個評事都湊到了一起,七個男人七張嘴,都在講自己知道的好吃的早點。有說羊湯的,有說馄饨的,有說包子,還有賣粥的、賣炸糕的……
祝纓在一串報菜名中啃完了兩個肉餅,兩手一攤,說:“好,我記下了。”可以買來給父母嘗嘗,不過以她的經驗,張仙姑多半是舍不得花錢買早點的,還是會想自己做。
左評事滿意了:“哎!這就對了嘛!對了,千萬不要胡亂去一些小攤子,他們用料不講究!”
評事們都點頭附和。
老王評事道:“哎,他們下朝了。”
衆人一哄而散,祝纓擦擦嘴,漱個口,準備去找今天的“故事集”,今天也與往常的每一天一樣呢!
等她抱着一疊“故事”走過來,就見屋子裡多了一個人。沒人給她介紹,她也就站在一邊幹聽着。來的是個消息靈通的人,看衣着也是個八品,唇上一抹黑髭,卷起袖子正在說:“太慘了!就站路邊兒吃了口牛肉餅!這都能給禦史參了!朝上吵得熱鬧得緊!”
祝纓瞪大了眼睛,路邊吃口牛肉餅!就被參了?!!!她背了那麼多的律令,沒一條是這樣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