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7頁)

  等祝纓跟胡琏混熟了,正好能趕得上龔劼案的收尾,既可以給祝纓的履曆添上一筆,祝纓或許還能給他一點驚喜。

  再接下來就是安排祝纓出京去,參與一些地方上的案子,曆練曆練。再轉回來,既有了地方上的資曆,又還年輕,無論是再外放主政一方,還是就在中樞不拘哪個地方,都能穩穩地往上升了。

  這個年紀,這個精力,真的是太合适了!喜歡尼姑,也不算大瑕疵。蘇匡的想法,鄭熹也明白,他也樂見手下人争競。對蘇匡,他也是有安排的。

  看他面上不鹹不淡的,甘、金二人都為祝纓擔心,二人畢竟是鄭府忠仆,隻盼祝纓能好好為鄭熹賣力,好讓鄭熹别信了蘇匡。

  …………——

  也許是甘、金二人心誠則靈,沒兩天,祝纓表現的機會就來了。

  這一天,鄭熹使人告訴祝纓:“今天你且不要回家,鄭大人有安排。”

  祝纓這天本與楊仵作約好了的,隻得爽了楊仵作的約。

  這天跟車的是甘澤,他先把個凳子放在車邊,服侍鄭熹上了車,再示意祝纓上去,并且對祝纓使了個眼色,小聲說:“是你的機會,心裡莫得意,收着些。”

  祝纓雖不明就裡,卻不很擔心,在車裡揀個邊角地方坐了,老實等着鄭熹說話。

  鄭熹這才慢慢地說:“你入京做官有些日子了,看人、追索痕迹的本事丢下了沒有?”

  祝纓一顆心放回了肚裡,頗為自信地說:“吃飯的本事,那不能夠扔了。”

  鄭熹道:“以往看的都是販夫走卒,至多是些土财主,如今叫你看不一樣的東西、不一樣的人,能有幾分把握?”

  祝纓老老實實地說:“這些日子也在宮裡行走,開了些眼界,雖不知道是什麼事、什麼人,也不至于兩眼一抹黑。”

  鄭熹道:“那便好。到了之後,多看,少說。有要問的,可以問——王府失竊了。”

  “啊?”

  鄭熹道:“就在前幾日,王府自家查了一查,沒查出個頭緒來,便托了我。”

  原來,這失竊的地方是鄭熹的外婆家代王府,鄭熹的母親是位郡主,郡主的爹老代王雖然死了,生母老太妃還在府裡跟着兒子高陽郡王住着呢。王府遭了賊,本也不慌的,他們也不去叫京兆追查。

  祝纓道:“這是京兆的事呀。”

  鄭熹淡淡地說:“别個京兆倒罷了,王雲鶴是個認真的人,叫他帶着人往王府裡拿人問話,不像樣。”

  王府也有自己的屬官、護衛等人可用,于是決定自己來查。先查内鬼、再查外賊,查來查去,查了好些旁的監守自盜、中飽私囊之類的事情,失竊的事卻是毫無頭緒!

  親娘家遭了賊,郡主坐不住了,一想自己兒子不是管大理的麼?也是能審案破案的,兒子也很能幹,不管了,就交給你了!

  大理寺不管京城的偷竊案,管也得是管個大案複核的,或者犯法的得是五品往上的官兒。可郡主不管這個,就交給兒子了!仿佛一個才給兒子請個先生教了三天課,就要兒子給他做文章的土财主。

  鄭熹道:“你有把握麼?”

  祝纓道:“恐怕是外神通了内鬼——經王京兆整頓,京兆府的街面幹淨多啦,好些以前的龍頭抓的抓、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亂了一陣之後都老實潛下去了。如今更是不敢混鬧了,小偷小摸還有,這樣大的膽子也是沒有的。”

  鄭熹道:“我也這樣想,所以你更要留神,府裡的事……”

  “家醜不可外揚。”祝纓接口。

  鄭熹一笑:“很好。”

  王府離宮城并不遠,話說完便到了,祝纓機敏地先跳下了車,垂手站在一邊等鄭熹下車。鄭熹正了正衣冠,道:“進去吧。”

  祝纓跟在他身後進了王府,王府上下待鄭熹親近裡透着尊敬,都叫他:“七郎來了!”一聲一聲地将他送到了舅舅和外婆跟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