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7頁)

  老馬的目光閃了一閃,又恢複了平靜:“三郎要是急用,往當鋪裡一送不就成了?還是……來路有些含糊?”

  祝纓點點頭。

  老馬心道:你小子一個大理寺的官兒,找我一個賊,問這個,怕不是問銷贓?我卻不好出賣道上的朋友。

  然而祝纓雖是官身,又與他曾是獄友,也算是半個道上的朋友。

  老馬湊近了,說:“三郎,給我交個底兒,自王大人上任以來京兆地面就沒什麼大案了。你這是……”

  祝纓會意:“與道上沒關系。是受人之托,一些家務事。”

  “哦——”老馬就懂了,說,“有不孝子孫偷家了?還是哪家的下人弄鬼?”

  “你是明白人。”

  老馬道:“原本有幾路,後來呀,都被王大人打跑了,現在隻剩幾處了,”他伸手蘸着茶水在桌子上畫了個簡單的圖,“這裡,這樣走,這一家當鋪收些衣服、首飾,當死當。他們自會分揀,或拆了珍珠寶石另作他用,或溶了金銀另打首飾器皿。”

  又指一處,是個金銀鋪子,乃是收費的幫忙抹印記,或者重鑄。

  另有一處是兌錢的,拿了金銀過去,它給你兌換。這收了的金銀之類,他自家或溶了,或去别的地方花用。

  還有一個當鋪,主要收些古玩字畫之類。

  中間的費用不小,估價也會比較低,贓物嘛!

  祝纓道:“好麻煩,就沒有一處能收了這許多的?”

  老馬笑道:“有!那不是做得極大了麼?出頭的椽子先爛,在京兆地面上,不等爛,先叫王大人給鋸了。再有其他的,都是各府自開的當鋪,背後有官面上的人護着,也不指望着這旁門左道謀生,收些東西隻是順手。”

  祝纓謝了他,老馬道:“不用謝不用謝。别的也不用說,咱們是什麼交情?太見外啦。”

  祝纓笑道:“那好,我就不與你客套啦,以後有事再找你?”

  老馬一臉懊悔,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嘴巴。

  祝纓大笑:“逗你的。”

  她笑完了,從老馬那兒出來,轉身就去了老馬所說的當鋪。當鋪,祝纓是很熟悉的,祝家雖然窮,但是破衣爛衫也能搜出來一點。米缸光了、地裡又挖不出野菜的時候,張仙姑就會當一些東西,三文不值兩文的,換頓半飽的飯吃。

  之後視手頭的錢銀緊不緊,決定贖不贖。過了期的東西就都歸了當鋪了,當鋪再将這些低價質押來的東西略一收拾,高價出售。

  祝纓且不去猜王府内部究竟是什麼人幹的這個事,也不去管這個人是主是奴,先找着東西,再說!

  順藤摸瓜可比坐着猜測強多了。不找金銀,是因為這東西更容易抹去痕迹,不好追查。

  祝纓一搖三晃的,進了一家老馬說的當鋪。

第68章

眉目

  凡幹不正經營生的,都好在明面上裝成個正經買賣,這間當鋪也不例外。它的一切都是一間正常當鋪的樣子,也收經營一些正常的當鋪業務。事實上,自從有了當鋪,它就免不了被一些賊人拿來當銷贓的地方。

  很多時候,當鋪裡的朝奉、夥計等心知肚明,隻是看破不說破。

  他們的眼很尖,等閑看不走眼,祝纓一進來,夥計就先掃了一眼,覺得這不太像是自己的主顧。

  祝纓的行頭是剪裁合體的新衣,不頂精緻富貴,至少也是個有餘力的小康之家。祝纓的臉上也沒有那種焦慮、尴尬、不安的局促樣子,不像是個來當東西的人。年紀又不大,多半是個好奇瞅兩眼的。

  夥計還是客客氣氣上前打了個招呼,向她說:“這位郎君,我們這裡是當鋪,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