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頁)

  鮑校尉道:“正是!”

  賬房都是做賬的老手,祝纓以前是沒見過好東西,經過高陽王府的内庫也算開了眼了,她不必知道什麼好、什麼不好,隻要與内庫的東西比一比,大概就能估個高低了。她與鮑校尉各按商量好的分賬,祝纓雖不太會算賬,卻知道自家賬房做賬必然是向着自己的,回來交賬必是己處多而禁軍處少。

  府内公賬上的東西分完了,各房還有些東西,這個就各憑本事來拿了。

  鮑校尉還許自己手下的士卒也各拿一些金銀小件之類,祝纓這裡又與他不同,祝纓允許賬房、小吏各拿些沒有印記的金銀之類,但不許拿那些十分明顯的物品。間或往一個有偷藏行為的小吏身邊一站,拿一錠金子,說:“來,換你身上那枚寶石戒指。”

  “換”出了戒指,就往盤子裡一扔,說:“入賬。”又拍拍這人的肩膀,說:“細水常流。”

  鮑校尉輕吸一口涼氣,對祝纓比了個拇指。心道:怪不得鄭大理那麼厲害的人,不派别人,就派個毛都沒長齊的過來!

  自此祝纓抄家的本領算是神功初成。

  …………——

  抄家就比之前封門還要細緻些,一個府,連拿人帶核賬、列單子就花了三天的時間。又因是正經的肥差,總有人盯着,祝纓這幾天竟沒個機會去找花姐。她也就沉下心來,認真幹這項差使。

  回來報給鄭熹時,鄭熹欣慰地道:“很好,我沒有看錯你。”又問她有何體悟。

  祝纓心道:我跳大神的時候且能不偷不搶也不黑心騙人,小騙而已,做了官兒幹的可比偷、搶厲害得多了。我知道做官的少有不吃些黑錢的,沒想到您老人家吃得這麼狠!賬房一筆,幾百上千貫,再一筆上千銀子,再一筆一箱金子,就這麼沒了。

  她說:“當官兒也不容易啊。”

  鄭熹道:“這又是什麼怪念頭?”

  祝纓道:“鮑校尉都成我哥了。”

  鄭熹笑了,說:“促狹。”

  接着,鄭熹總安排祝纓跟着去抄家,越大的、越富的,越是安排她。蓋因祝纓的謹慎是許多老人都不具備的,抄家吃回扣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有賬房做賬都是好的,有些個大大咧咧的人,幹脆把抄家單子抽幾張走,這上面的東西就都歸他了。至于裡面是不是有什麼擔幹系的内容,他們竟然不管。這又會成為日後此後被問罪的一項證據。

  祝纓不太認識珍寶,這是弱項,但是她明白“不着痕迹”四個字。這就非常的難得了。

  鄭熹也聽了回報,祝纓做事不貪,又放些仆人之類出府,很是能傳出好名聲。又會與禁軍的人相處,後來禁軍那裡換了個李校尉,祝纓也與他相處愉快。

  如是一直抄到了臘月快過年,大理寺審的逆案也快成型了,各衙門要放假了,鄭熹終于停了手,道:“來年再辦!大家先緩一緩,過個好年。”

  大理寺衆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他,鄭熹抄家自己占了大頭,也很大方地給冷、裴二位準備了豐厚的年禮。底下也是人人有份,祝纓也分到了自己的那一份。一齊謝過了鄭熹,又有左、王兩個小聲說:“小祝,幹得漂亮!”

  唯有蘇匡聲音挺大,說:“這麼些金銀,多虧了有小祝啊!”

  祝纓道:“那是,我拿刀架大人脖子上給大夥兒勒索來的。”

  左評事大笑:“滿大理寺,也就你有這個膽子!”

  鄭熹聽罷一笑,并不理會。祝纓也不再解釋什麼,隻拉着王評事問,問京城哪家酒樓辦年夜飯好:“今年不想我娘下廚忙了,訂幾桌,反正放不壞,慢慢吃。”王評事就開始數起好吃的地方來。左評事又說:“據我說,你還是先買個奴婢回家侍奉伯母。”

  大理寺的生活氣息頓時濃厚了起來。

  祝纓得了外快,拿回家裡依舊跟張仙姑分賬,自己留些,大部分都交給了張仙姑存着。張仙姑道:“哎喲,這當官兒可真是……哎,我聽他們說,抄家有油水,可沒想到這麼多呀。”

  祝纓道:“什麼油水?這是衙門裡鄭大人給大家夥兒過年的。各衙門肥瘦不均,咱們衙門好些,是大人有本事。”

  張仙姑道:“哦哦,我知道,我知道!哎,這些錢,夠咱們買個小房子了不?”

  她非常的躊躇,小房子,差不多夠了,但是她想弄個離宮裡近點兒的,不然閨女天天兩條腿跑着去?心疼!尤其是冬天,身上再不方便的時候。那怎麼行呢?她又想買個大點的,能養個腳力,這樣祝纓可以騎馬或者驢去應卯。

  祝纓這筆錢在普通人家看來可謂巨資,真要在京城弄套可心的房子卻是又不夠了。

  祝纓道:“先收着。這房子租金都付了一年了,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