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7頁)

  “你回來得晚了,明天又要早起,才升了官兒就在上官面前打瞌睡,不好!”

  祝纓笑道:“知道了。”

  她親自把張仙姑送到了金大娘子那裡,張仙姑不擔心她會被拐走,她反而擔心起母親的安全來了。見到她親自來了,金大娘子就先誇一句:“好貼心的兒子!三郎放心,我與大嫂一道,我知道頂好玩的地方,絕不會有差池的。”

  金良也說:“有我護着呢。你呢?不一道來嗎?我們幾家湊一起了。祝大哥呢?”

  京城裡的權貴富戶們,在這一天也會護持家眷出門看燈,乃是用家丁仆人以步障将家眷圍在裡面,這樣既安全,又不與外面人的擁擠挨蹭。次一等的就是自家人拿根布條或者繩子圍起來,也是防止走失。

  金良也沒到這種程度,就與幾個鄰居家合起來,把女眷、孩子圍裡頭,各家仆人拿接的長布條把女眷圍起來。金良等男人也就在旁邊護持。

  當然也有些豪門子弟或者是大家女眷愛個熱鬧,不陪長輩自己溜出來單獨玩,也都帶着仆人。

  張仙姑道:“那個老東西早就鑽去道觀裡啦!他才不關心家裡呢!你也甭管老三啦,叫她自己猴兒去吧。”

  金良笑道:“那好。”又半真半假的戲言:“三郎,要是遇着個美貌的小娘子呢,别急着拐帶回來。婚姻大事,金貴的。”

  張仙姑是一點也不擔心的,說:“随他去吧!”

  金良心道,那可不太行啊,三郎主意一向堅定,要是看中個大家閨秀還罷了,萬一看上個來路不正的,那可就壞了!前程要緊啊!他決定過一陣兒要跟祝纓好好聊一聊,祝纓眼看着前途甚好,多熬兩年,娶個丞相的女兒也未必就不可以。如果不是早早有大人物看上,何妨再等幾年?隻要娶得一房好妻,就算到二十歲、三十歲再娶妻都不算晚!

  祝纓見張仙姑與金大娘子已經手挽手一處了,又确認了張仙姑身上帶了零錢,把一件油衣塞給金良:“喏,等會兒要是下雪了,給我娘穿上。”

  金良笑罵:“這也要你操心嗎?我們都帶了,還帶了傘呢。”

  祝纓對他扮個鬼臉,輕快地與他們告辭。

  …………

  祝纓與花姐約的地方就是生藥鋪子的巷子口,祝纓先跑去老馬的茶鋪,去取自己寄放的一包吃食。

  老馬樂呵呵地說:“都給你在蒸籠上熱着,我這就拿去。”

  轉身拿了老荷葉包着的鴨腿、一碟子蒸熟的老火腿、一瓶茶、一小瓷罐的瓜子兒,都放到一個圓形的竹編小食盒裡,最後又往裡面放了兩個果子,說:“哎,這季節果子難得,我可是下血本了的。”

  祝纓笑道:“知道啦,以後總光顧你生意!”

  “好啊!”

  老馬沒再問請托的事,祝纓也沒有提,她提着小食盒到了約定的地方,咳嗽一聲,就有一個人影從角落裡出來,正是花姐。兩人同時笑了出來。

  花姐外面披着件罩衣,頭上帶着風帽,就看不出來她是個光頭了,祝纓往她腳上看,花姐提着衣擺伸出一隻腳左右搖了搖,笑道:“喏,我新做的鞋子。”

  一雙淡青色的女鞋,繡了小小的兩朵白色的梅花。祝纓也笑:“真好看!”

  兩人湊在一作并肩而行,花姐見她腋下掖了把油傘道:“那個給我來拿吧,你手裡提的什麼?逛燈市還提着?”

  祝纓單手将食盒提了起來,道:“聞聞!沒事兒,傘我拿得住,來!”她挾住了傘,一手提食盒一手揭開蓋子:“這會兒已經上人了,各種賣吃食的攤子都要排隊或者是搶位子,你先墊一墊。我就說,和尚廟不能長久住,人哪能不吃肉呢?!”

  花姐也笑了,伸手拿了一隻鴨腿先遞她嘴邊:“來。”

  祝纓道:“我不餓,我在外面多少葷腥吃不得?這是給你的!你早些能從那裡出來才好呢。”

  花姐也不強要她吃,鴨腿一放到自己的唇邊,牙齒就像有了主意一樣地咬了上去,腦子攔都攔不住。她哭笑不得,香香地啃了一條鴨腿。祝纓又說:“有茶。”茶略有點燙口,花姐就着茶又吃了點火腿。

  走出巷子時,滿街的燈火,遠處巨大的燈亮——他們堆了鳌山。花姐從祝纓胳膊底下抽出了傘,祝纓就提着食盒,打開罐子,兩人一邊走、一邊嗑瓜子兒兼看燈。外人看來,也是一對小情侶的樣子。

  街上各種燈都有,各色人也有,種種形狀,有像動物的,有紮出場景的,還有走馬燈之類。富貴人家前有開道、後有護持的,也有小孩子、小乞兒跟着這樣的圍障後面,等着裡面的女眷插戴的首飾掉下來好揀拾。

  祝纓開心極了,有時跳起來指着遠方:“那個燈好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