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5頁)

  陰郎中無奈拟了個稿子,祝纓也看了,裡面沒有什麼坑,于是行文天下。

  而獄卒的選拔就更容易了,祝纓拟了一張告示往京城各處一貼,齊活。

  祝纓已然覺得自己這是很謹慎了,不會引起什麼大動靜,她隻管拟一下考試的題目,然後面試獄卒。中秋節前把獄卒給湊齊了,再等十月初跟吏部一同考應試的女子。照她的估計,還得是京城的女子多。這件事兒,她差不離就能在京城給它辦了。

  不想消息傳到了王雲鶴的耳朵裡,他琢磨上了。地方上的官府,細心的官員是會臨時給女監募幾個女看守的。她們一般是些沒有穩定生計的人,又或者幹脆就是獄卒的妻女之類。隻是沒有定制。但是王雲鶴被祝纓這麼一提,覺得倒是真的可以給女牢定額幾個女獄卒。

  他的心裡對祝纓也更多了一些好感。想了一想,他竟也上了一封奏疏,請在京兆府也增加女性獄丞獄卒,并且将這個規定從儀典上固定下來。

  王雲鶴的影響可比祝纓大多了,他這一本上去,引發的議論也比祝纓這隻在皇城中與各部郎中打嘴仗、在京城裡被人茶餘飯後閑談要多得多。因王雲鶴起了個頭,陸續便有地方官收到消息,也有跟風的,也有些君子發自内心覺得這是一件正經的好事。因為王雲鶴的奏本裡提到了“大理寺丞祝纓所議”,祝纓這個名字,也被一些人看得眼熟了。

  這卻又是祝纓始料未及的了。

  聽到王雲鶴也上表了之後,她想:那我得加快了,總不能他已經辦完了,我這個“首倡”的倒還在沒動手。

第98章

準備

  “哎~呀~成~啦~”

  “哈哈哈!成~啦~”

  家裡看着倆神棍,最大的好處就是永遠不會缺了歌舞看。雖然他們的歌永遠是一個調子,舞也永遠就隻有那兩個動作。

  張仙姑和祝大為了閨女平生第一次上奏本的事兒愁得半個月沒能吃好睡好,一朝聽聞居然讓她過關了,兩個人頓時開心得仿佛卸下了身上千斤巨石,高興得飄了起來。

  兩個在院子中央拍着巴掌,跳着神棍神婆的舞步,相對而立,巴掌在左則屈擡右腿,巴掌在右則屈擡左腿,轉着圈兒地跳舞。

  祝纓剛回家,在門口碰到每天迎她進來必問一句:“怎麼樣了?”的張仙姑,才把結果說了,張仙姑就和祝大沖進院子裡跳舞了。祝纓隻得反手拴好大門,免得吓到了路過的鄰居。她自己卻站在門房那兒無奈地看着這兩個人。

  害!祝家在半個坊裡已經沒啥面子可言了,就随他們高興吧!雖然住到了城裡,兩個人也難改掉不由自主就大聲說話的習慣。年紀越來越大,耳朵也越來越不靈,就更難讓他們壓低聲音了。張仙姑說點秘密還能小聲,罵丈夫從來不惜力氣。祝大,對女兒性别的事情是隻字不提,抱怨老婆的時候也是中氣十足。

  兩人都還以為自己很注意“官員父母”的身份了,因為他們是“關起門來說話”的。

  像今天這樣,左鄰右舍也都聽到了,隻能自家偷笑,當一回談資:“祝家可真是熱鬧啊!難為祝三郎了。”

  花姐一直關心着這件事兒,她打聽消息又比張仙姑夫婦二人更有條理些,比他們早一點知道消息,但是直到祝纓回家把話說出來,她才敢相信這是真的成了。她高興地走到門房,對祝纓道:“今天慶祝一下吧!杜大姐,你來。這裡有一貫錢,拿去魏婆婆家店裡打一壇五斤的素酒,再買隻肥雞、買條大魚、再買二斤鹵肉、再買隻肥鴨子!看有什麼新鮮果子也買一些來。”

  杜大姐道:“用不了一貫錢。”

  花姐道:“那你看着買!”

  祝纓道:“财主闊氣!”

  花姐嗔道:“什麼财主?一個破落郎中罷了。”

  杜大姐心裡頗泛起一點波瀾,在祝家有些日子了,也知道祝纓在幹的事,沒想到祝纓是真的堅持了下來。她拿了個籃子挎着,把錢接了也放到籃子裡,有點擔心地看了花姐一眼:我記得那一天在橋上,三郎是聽那個穿白的小娘子說了什麼氣話……

  花姐問道:“怎麼?有餘錢你拿回來也行呀。再買兩樣你愛吃的蜜餞。”

  杜大姐忙挎着籃子出門了,說:“我不是讨吃的……”

  花姐與祝纓對望一眼,都不知道她這是怎麼了。花姐推祝纓:“快去換了衣裳,今天咱們也不做飯了,就吃現成的。”

  魏婆婆家的店就在坊内,一向生意興隆,她家有好酒,又從外面别人家每日訂一批做好的菜品分售,隻有雞鴨是自己做,炖得極香,沒有禽類的那般腥騷氣。據說魏婆婆年輕時也是高門内的女廚,攢夠了錢,自己出來開個小門臉兒,她的女兒仍然是接了她的班。

  不多時,杜大姐買了一籃子的東西回來,說:“都是幹的,再燒個湯吧,我買了個葫蘆。”煮湯她還是會的,大不了最後請花姐或者祝纓伸手調個味兒。

  花姐笑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