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3頁)

  由于已經缺德過一回了,再次缺德大家也習慣了。這一天,祝纓一到場就發現,四十一個人現在隻剩下十三個願意進場的了。其餘人也各有“怕黑”的理由。祝纓也不計較,仍然是發了錢和帖子,對他們說:“人的一輩子是很長的,不要因為這一次的不快就耿耿于懷。”

  轉頭就把十三個人分兩組關進了小黑屋裡!

  一陣尖叫之後,又是一陣尖叫。

  祝纓有點郁悶,她最想考的,不讓她考……

  考完之後,名次排出。武相是排了第一,祝纓看中的那位崔佳成就排第二。那是沒有什麼懸念的。祝纓留意看最後的整體名次,一如王雲鶴所言,家境好的大部分成績好,家境一般的成績更靠後一點。

  然後十三個人,又被拉去号個脈,體質也都還可以接受。

  考中的固然一臉的欣喜,沒考中的倒也還沉得住氣——她們都在看王雲鶴。

  王雲鶴見狀,笑道:“京兆府也需要獄丞,缺雖少各位也不須氣餒。天地廣闊。”他非常含蓄地透了一點風,但又絕不直接說“天下其他州府也可能推廣女丞”這樣的話。祝纓留心看他行事,暗中點頭。

  等王雲鶴說完,祝纓笑道:“諸位要等京兆府試,也是需要盤費的。”這些女子心中不能說沒有失望,卻又有一點希望。也有兩個不肯領的。既取不中,她們就不要這個錢了!也有領着之後就落淚的。也有大大方方領了,說:“祝大人,以後必會同朝為官的!”

  祝纓道:“心想事成。”

  一應分完,祝纓對武、崔二人道:“待我上表,吏部給你們告身,你們就是大理寺的官員了。”

  兩人同時說:“是。”

  祝纓道:“品階雖不高,也有禮儀。那些等告身下來再說吧。先說幾件你們要先知道的事兒——”

  她把訂的規矩說了,武、崔二人都很理解。祝纓又說:“今日就到這裡。”又命人拿出兩貫錢來:“你們是不缺,但是從九品的官是會缺的。大理寺現在還是這個規矩,既入大理寺,就要先照應起來。拿着吧。”

  兩人都大方地接了,福一福,告辭而去。

  祝纓向王雲鶴緻謝,辭行。王雲鶴道:“你們回去寫表章吧!三郎……”

  “是,晚輩就把這一回的得失寫一寫,請您過目。”

  王雲鶴滿意地說:“有勞你啦!”

  陰、董二人都佩服:這是什麼人?能把王京兆給調理得舒服了?

  他二人有志一同地往後縮一縮,等祝纓寫完了表章,二人就在後面簽個名了事。奏表,祝纓是先拿給鄭熹看的,鄭熹道:“唔,這回寫得有點模樣了。隻是用典這事,罷了,慢慢來吧。”

  祝纓就把這份表章報了上去,中間也沒人攔她,皇帝看了也就畫了個敕。皇帝不反對,武相、崔佳成的告身也就下來了。祝纓就派了兩個女卒去她們兩個家裡通知,讓她們領了告身,安排禮部的官員教她們禮儀。

  禮部的董郎中又來了!

  他也是個老熟人了,見了面也對兩個女子說:“恭喜恭喜。”他看中的武相,是個官員的遺孤,隻有十七歲,官員遺孤那得護着點。而祝纓選的崔佳成更妙,這位是個寡婦,已育有一兒一女,如今已經三十歲了,董郎中也不好對這樣的一位寡婦不禮貌。

  這兩人也都挺爽快,對董郎中也保持足夠的尊敬。一個教得快,兩個學得快。很快禮儀學全,就可以上任了。

  武相父親是官,領了告身回家跟母親一說,自有母親安排一切官眷需要安排的事務。崔佳成自己就是主母,也不用祝纓多問。演禮完畢,兩人的官服也都自己做好了,一切停當,就等着跟祝纓去上任了!

  實在省心。

  祝纓這回又帶着胡琏過來了,笑道:“還是我。”

  胡琏因是同僚,就樂意多講許多話,代祝纓講了大理寺的福利,一力吹捧祝纓:“這位是祝丞,有志不在年高。小武你是官眷,也知各處之苦樂,大理寺今天比以往都豐足,全賴的他喲~”

  武相心道:從他籌劃這個事兒,我就知道他不一般啦。

  面上卻什麼都不說,作腼腆受教狀。

  崔佳成則因自己周圍也沒個官,決定先看看情況再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