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3頁)

  祝纓在上面坐一桌,下面兩桌是老人們。桌上已擺了幾大碗菜都是炖得很爛的食物,大桶的蒸米飯、大桶的燒菜肉擡到飯堂以作添飯添菜之用。又給每人上了酒,為怕誤事酒給的不多。

  祝纓道:“走這一路也都餓了累了,先吃。”

  老人們風卷殘雲,以絲毫看不出年紀的飯量吃光了三大桶,摸着肚子才停了手。更有人已打起了飽嗝。

  此時有不好意思的老者。他起初是還撐得住場面的,架不住左右都在飛快地扒飯,更因飯菜燒得很爛,便于老人食用,也都不客氣了。

  吃飽了,才站起來老臉一紅:“大人,大人要咱們這把老骨頭幹什麼呢?”

  祝纓道:“快春耕了,有些種田上的事兒想請教,不急,吃完了,你們先去睡一覺,歇一歇。明天咱們再說。興許還要出城看看呢。”

  他們就有人借着酒意說不用歇,現在就能說!還有哭出來的,說這輩子也沒遇着這樣好的官兒,現在幹活都行。

  祝纓仍然讓小吳等人将他們送到屋裡休息。

  晚飯雖不與他們一道吃,也沒再擺席,但是每人兩菜一湯,米飯管飽。

  到了第二天一早,祝纓再請他們說話的時候,老人們吃飽睡足精神看起來極好,也都打了一夜的腹稿。見了面先有要磕頭的,又有要表忠心的。亂了好一陣兒,局面才穩定了下來。

  祝纓先請他們說一說本縣春耕的事兒。去年祝纓來得晚,所以沒見到本地的春耕,并不了解本地春耕的情況。

  祝纓把曹昌也叫了過來:“你也認真聽聽。”

  老人們七嘴八舌,曹昌聽得耳朵都要冒煙了,悄悄看一眼祝纓,見她聽得很認真頻頻點頭沒有絲毫不耐。

  祝纓心中暗道僥幸,幸問了問這些老人。否則她這春耕,胡亂安排還不如“垂拱”。

  她問種田要留意什麼,老人們一通七嘴八舌,祝纓于紛亂中總結了幾句:水、熱、土、肥、種子、人工、畜力。

  犁地是需要大量的畜力的,

  老人們着重說了畜力:“牛馬不夠用哩!”

  本地有牛耕也有馬耕,春耕時能有個牛馬絕對是村裡的上等戶了。沒有牛馬的人家,幾家人湊個份子租幾天牛馬,也有專門出租牛馬的。又有一些窮得底掉的,就是人拉犁。人的力氣如何比得上牛馬?種得也就不如别人家。都得人拉犁了,家庭條件也不太好,人也沒力氣。落到這步田地的人家,估計沒幾年就得把地也抵出去了,人也熬不了多久了。

  祝纓尋思了一下,這種情況她聽王雲鶴說過的,官府會提供一部分的畜力租給百姓。

  得,她又疏忽了一件事兒!

  這福祿縣是從汪縣令手裡接過來的,福祿縣之前幾年也沒多少屬官府的牛馬!縱有,還得盡着公廨田用呢。那可是全縣官吏衣食所系,以及汪縣令府城生活之資啊!

  祝纓也不懊悔,就算去年剛到的時候給牛馬現配種現下崽兒也來不及使。

  不幹不知道,一幹才知道想當好個縣令要留意的事是真的多!

  她心裡又添了一筆“牲畜”的事項要準備。

  老農們頭一天說春耕,祝纓又問他們各鄉的情況。

  第二天,祝纓再問他們橘子樹的事兒。

  也有老農不懂裝懂的,也有老農說沒種過的,倒也有種過的,說:“果樹也不好侍弄!離枝沒多久就壞掉了,摘下來頂多一旬。我們都在果子還沒全好的時候問人要不要,有人要,再摘,沒人要就先放在枝子上。可也留不了太久,果子好了要是不摘,也就掉地上爛了。”

  祝纓也都記了下來。然後拿出了從北方帶來的幾樣種子,每樣取一把給他們看,詢問經驗。原本經過兩天已比較能放得開的老人們卻齊刷刷地變了臉色:“大人!可不敢随便換糧食種啊!!!”

  他們語無倫次,祝纓卻聽明白了,他們現在種的糧還能糊個口,如果換了個别的,就怕絕收。别說絕收了,隻要産量減個兩三年,立時就是災年。家裡能有餘糧的,都是地主了,普通種田的人,每年春天這個時候就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靠野菜活了。收成再少點,那是真得餓死人。

  祝纓道:“我自己種二畝,試試,不叫他們改。”

  老人們吐氣的聲音響徹整間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