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9頁)

  祝纓背着手看他們忙碌,就說了一句:“不必那麼仔細,刻字那面平整些就行了。”

  她隻要一面刻字并不刻雙面,每一通石碑上都有數字标記。石碑雖然多,不過不缺地方立它們。

  龐家父子先整平碑面,又在上面淺淺地鑿出橫平豎直的細線,打出一個一個的格子來,再在格子裡刻字。

  祝纓看完他們刻好第一塊石碑,心中很滿意,道:“就照這個辦。”

  龐石匠又向她提要求:“活計多,小人的家什磨損快,得時常修補。”

  祝纓道:“那兒不有一個鐵匠麼?”

  大理寺諸位實在夠意思,祝纓要各種工匠,他們就努力送工匠來。如果不是手上犯人數目一時湊不齊,真能給個“百工”。

  鐵匠姓萬,萬鐵匠犯案就很“正常”了,沒有任何的恩怨糾葛,就是喝醉了酒跟人打架,鐵匠的力氣一般人哪裡吃得消,一拳擂在太陽穴上把人打死了。大理寺就将他也打包送了過來。

  福祿縣自己也有鐵匠,技藝卻是不如萬鐵匠了。

  萬鐵匠幹活的地方是縣城的鐵匠鋪,與龐石匠幹活的地方很近。福祿縣衙雖然小,該有的還是有的,比如坊市,不過數目少、地方小而已。市集隻有一個,前面開店、後院當工坊。萬鐵匠給龐石匠把釺、鑿等物收拾好之後,就坐着看本地的鐵匠幹活。

  鐵匠很忙,春耕時有用壞的犁也會拿過來,萬鐵匠看他幹活不利落,就跳起來說:“你這樣不行!”

  “那你來!”

  “我來就我來!”

  有萬鐵匠的加入,鐵匠這裡活計幹得就快多了。鐵匠心道:這可是你自己想幹的,不是我求你的,我也不會給你算工錢。

  萬鐵匠卻沒那個心思,專一幹活。

  大理寺給祝纓選的這些個工匠,是真的挺好使的。祝纓又把獸醫等各各安排了差使,福祿縣可不想養閑人。

  這些人除了住在縣衙的大牢裡,旁的條件還都不錯,幾個會種地的農夫甚至覺得這大牢裡比他們家還好些。他們有的還住着草房,大牢是正經磚房,蓋着陶瓦,它還不漏雨!

  六個農夫的主要任務是給祝纓種地。

  此時,祝纓請來的幾位當地老農都回家忙春耕去了,她的地也不能荒着,六個人就有了新的任務,開地、種地。六人裡,最年長的三十七歲,年輕的也有二十了——十六以下犯罪減等,也發配不到這兒來。除非他們全家倒了大黴,一塊兒判流放。

  他們都姓單,彼此之間也都能算得出親戚關系。兩村械鬥對家也打死了他們家的人,不過為了防止他們在路上再打起來,一個往南、一個往西,發往了不同的地方。

  三十七歲的那個單八輩份比二十歲的單六低,得管單六叫叔。但是幹農活的時候,單六就得聽單八的了。單八經驗最足,他對祝纓道:“不如種一季豆子,豆子肥地,種一種,下一茬種旁的就長得好。”

  祝纓想了一下,這樣也不妨礙種别的。便說:“可以,不過不要都種了。”她還要弄個對比,同時要試種一下其他的種子。并且一一做了記錄。

  單八等人不識字,但是不敢不聽縣令的,乖巧地領了具犁就幹起活兒來了。

  等到他們把一茬豆子種下,又就手種了稻,縣裡的春耕也進入了尾聲。

  …………

  祝纓等春耕結束,便再次将縣城中的鄉紳們一總邀到了縣衙裡來,再請一回客。縣衙沒有大廚,酒菜依舊是從外面訂的。縣城的酒樓也少,也沒什麼好選的,就還是上回那一家。

  鄉紳們心中很明白自己幹了一件好事,既自得,也高興。顧翁拿到請柬,他坐在頭桌,這回再看趙蘇跟在祝纓身後時刻準備擋酒的樣子也不覺得不順眼了。|白|嫖|司|全|+|

  祝纓先說了一番話,說:“今年春耕很順利,也要多謝諸位父老高義。”

  顧翁道:“全是因為大人您運籌帷幄。”

  張翁笑道:“隻有運籌帷幄麼?大人親力親為!”

  “跟我擡杠不是?大人是勞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