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1頁)

  他慈祥地笑道:“可不敢這麼說。大人一心為公,為福祿縣着想,我們都是福祿縣的人,哪能與大人讨價還價呢?”

  關丞心說:呸!上回為了一個獠兒在我這裡哭得就差上吊的是誰呀?

  兩人對望一眼,很友好地又笑了。

  …………

  第二天,祝纓将他們又都招到了縣衙,說出了她的計劃——賣名字。

  “福祿縣要不在這‘福祿’二字上做文章,就浪費這個好名字了。”祝纓說。

  其實也不一定是要賣橘子,但是福祿縣這個地方,合适賣的普通産出太少了。稻谷?倒是可以稱為“福稻”,福到,之類的。但是産量不高,總量不多,自己得吃,還得征稅,它也不容易賣很高的價。

  當地适合種植的土地又不多,能做工的人口也不特别多,不可能任何東西都能隻以一個名字就占據高價市場的。

  隻能選少數幾樣,祝纓是剛好遇到了橘子,也就琢磨了這個東西。不是她不想琢磨荔枝之類的佳果,那玩藝兒太難保存了!

  橘子這個東西,不說周圍幾個縣了,隔壁府、隔壁州都有種的!要把這個特色的招牌打出去,得精心安排。祝纓找來這些人為的就是這個,她說:“先要在附近打出名頭,試一試有多少買家、什麼價合适。”

  再說了,大家都種橘子,你拿個一樣的貨去别人家賣高價,就因你的名頭?不是找打麼?

  祝纓的意思:“要有故事!要會講故事!如果不會講故事,就要不停重複……”

  還有就是果子的品質問題等等。

  其他問題還包括怎麼樣才能讓本地的橘子“與衆不同”與别家有所區分?不然極易被冒充。

  祝纓把這些都給想到了,照她的安排,大家從現在開始行動,到今年過年的時候能過一個比較寬裕的年,然後維持下來。

  顧翁道:“大人,請恕老朽驽鈍,您既然有了這麼個主意,何不做大一點?咱們甯願多出一點路費,試一試,賣到京城如何?”

  鄉紳們交頭接耳,都覺得顧翁這主意高明。

  “要是能進到宮裡,就更是身價百倍了,是也不是?”

  顧翁道:“是啊。”

  祝纓歎了口氣,道:“你知道宮市麼?”

  顧翁愣了一下,宮市,就是宮裡跟你買東西。有門路的,跟采買的人一起開花賬,從皇帝身上揩油水,龍油極肥。沒門路的,就是被人以賤價強買好貨,全家跳河。

  同樣的還有“貢橘”。這些祝纓都想過,但是她太了解宮裡這些人了。雖不至于像漢末十常侍那樣,但是特别會讓别人吃虧。福祿縣底子薄,伺候不起。宮市還給倆子兒,上貢的東西你還想拿錢回來?到時候宮裡随手打發一點别的地方的“貢品”叫你領回去……

  “貢品”可以說是一種招牌,一般人扛不動這招牌。

  她點到即止,鄉紳們也有讀書不多的,跟鄰座打聽——福祿縣乃至整個南府,都沒什麼值得“上貢”的東西,也沒往京城賣過東西,他們不知道也挺正常的。

  打聽完了,他們都沉默了。祝纓道:“這些個辦法我當然能做,我沒損失,我升走了,你們再遭了罪罵我,我也聽不見了。你們要做麼?還是咱們先在府裡、州裡賣橘子?”

  顧翁哭了,鄉老一個傳染一個,竟都落下淚來。

  祝纓道:“橘子可不好賣啊,士農工商,四民之末。談錢太俗,不談錢又太餓,我不能叫福祿縣餓着。來,咱們再合計合計怎麼種……”

  祝纓話到一半,童波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大大大大,大人!出、出、出人命了!”

第145章

命案

  人命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