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3頁)

  祝纓道:“忘不了。”

  她隻去這兩處,其他人家就不去道别了,派曹昌去送個帖子捎個信就罷。

  金良等人都先到她家裡來給她打點行裝。鄭奕擔心她的車不夠,派了上次送她的幾輛大車,溫嶽擔心她錢不夠使,又給送了點。祝纓道:“我的田租可沒這麼多。”溫嶽笑道:“預支的,行不行?”

  祝纓從身上摸出一隻小盒子說:“拿這個抵,給伯母玩吧。”

  溫嶽打開一看,是一枚異形的珍珠,鑲成個寶瓶的樣子做成了枚戒指,說:“這可值錢了!”

  大理寺舊日的同僚、下屬也都過來了,既有香火情,今昔對比更懷念她了。夾在一些男子中間的女監們就比較亮眼了,她們總是一起行動,齊刷刷行個禮,看着都叫人要贊一聲。周娓的心裡更有一種隐秘的高興——遲府被查了,昨天,大理寺翻舊案開始拿人了。

  這可真是釜底抽薪的妙計啊!她打算明天就“避嫌”,跑去慈惠庵住到案子結束。

  祝纓不動聲色,與衆人道别完,告訴曹昌:“不用你伺候了,好好跟你爹娘說說話,明天咱們就走了。”

  老兩口又十分慌張,曹母這些日子連夜做針線,又給兒子縫新衣服,連同之前做的鞋子都讓曹昌帶上。她又打點給主仆二人的鋪蓋,說:“還是自家鋪蓋用着幹淨省心。”忙到大半夜,一家三口才睡下,此時祝纓早就吹燈睡着了。

  ……——

  第二天一早,祝纓帶上曹昌,先去陳府見陳巒,隻見陳府外面街上排滿了長長的車隊。陳巒的府裡留了舊仆人看房子,還留了一些家什财物,随行的車輛仍然不少。

  光主人的車就有三輛,加上裝仆人、裝行李的,再簡單也有二十幾輛車。京城的人看在眼裡,都說:“陳相公倒不算貪。”

  陳巒扶杖站在府門前,看到祝纓問道:“你的糧車呢?”

  祝纓道:“他們先出城,在外面等咱們。”

  “你的行李呢?”

  “我就兩輛車,在城門那裡等咱們。”她回程就帶了套鋪蓋、曹母給收拾了點洗沐用的家什、幾件衣服。此外就是大家送的一點東西,天熱,許多東西都不好給她帶。舊同僚又湊了點盤纏給她路上用。也就這麼多了。

  陳巒道:“也不帶個人伺候起居。”

  祝纓道:“有個曹昌。”

  陳巒搖了搖頭,又看了一眼這住了許多年的府邸,道:“走吧。”

  曹昌的父母本來還想送的,他們跟着祝纓的那輛行李車,出城沒多會兒兩人就吓得躲在車後不敢出來了——來了好些大官兒!

  祝纓沒有這麼大的排場,大家是來送陳巒的。

  祝纓識趣,避到了一邊兒跟押糧官閑話。押糧官道:“祝大人這一路一定會順利的。”祝纓道:“借你吉言。”押糧官道:“不是吉言,是真事兒,有陳相公一路壓陣,沒有不順利的。”

  兩人胡扯着,陳家的一個管家飛奔過來:“祝大人,那邊相公們請您過去呢。”

  那邊他們道别完了,陳巒順口一提,王雲鶴也就順口一說:“你們倒是順路,他人呢?”

  祝纓就被提了過來。

  送别陳巒的不但有丞相,還有太子與一些皇子。陳巒雖然頭上沒有頂個太師太傅的頭銜,也當過給他們講課的老師,老師要離開了,皇帝派兒子們過來送一送。太子是被點名的,其他幾個王是自己湊過來的。鄭熹也跟着來了,他有時候也會說陳巒是他老師,這次就将戲做足。

  祝纓過來一個一個地拜完了,王雲鶴、施鲲等人狀似随意地勉勵她一定要愛護百姓之類。

  太子對鄭熹道:“幾年不見,他也算曆練出來了。”

  鄭熹一派沉穩,對祝纓點了點頭,說:“行百裡者半九十,你當繼續勉力。”

  “是。”

  魯王突然蹿了過來,道:“你們這也太嚴肅了吧?阿爹都說很好的人,還有什麼好挑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