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仙姑道:“咱們帶來的,不如您的貴重,也不知道您喜不喜歡。”
冷雲問道:“都喜歡的。哎,是什麼?”
薛先生遞了單子上來,祝纓帶了兩袋磨好的面粉,其餘則是一車麥粒,吃的時候現磨。冷雲看到“麥”字,沒想着吃,卻問:“麥子種出來了?咦?朝廷不是讓你推廣種麥的嗎?你多住兩天,咱們把這事兒安排了!别擔心下面各縣,有什麼需要的,你隻管開口!我來行文讓他們辦!”
他搓了搓手,看了薛先生一眼,又轉過頭來對祝纓說:“聽說,今年春耕有些地方有點耽誤了,說會影響百姓生計,多種一季糧食是不是就能解決了?怪不得你說種宿麥,政事堂這麼高興,陛下也要賜你绯衣。”
薛先生微有點吃驚:看來大人還是有些敏銳的。
如果隻種一季稻子,一季沒收成,完蛋,地主家吃存糧,沒存糧的窮人就逃荒要飯或者吃樹皮草根餓死。如果再有宿麥,哪怕稻子出了意外,不管是水旱災害又或者其他,還能有一季兜個底兒。要是兩季都完蛋,那就認命,大家盡力了。
好比有倆兒子,一個聰明點兒一個笨點兒,聰明的出了事兒,好歹有個笨的充數。
冷雲自己遇上了事兒,居然能想通了,薛先生變得沒有那麼焦慮絕望了。
祝纓點點頭:“好。”
第180章
送禮
冷雲終于遇到了一件舒心事,濕熱的天氣也變得沒有那麼難受了。
他笑着對張仙姑和祝大說:“一起吃個便飯吧。來人,去告訴後邊兒,給他們安排住處。别處驿館了,人來人往的住得也不舒服。”
張仙姑和祝大都笑着說:“那怎麼好意思呢?”他們的腳上微微發力,好險當時就要站起來接受了。刺史府,住一晚也是一種新鮮的體驗,值得閑說吹牛一回。
祝纓道:“還有些随行的人在驿館,大人還記得我頭前說的同鄉會館的事兒麼?我将人帶了來了,我不在,他們怕不叫驿館的人趕出來。一年不上一次州城的,還想出門逛逛瞧熱鬧、買新鮮東西,要住過來呢,又亂七八糟的,打攪府裡。不如還住在驿館。”
冷雲道:“是這樣的麼?”
祝纓道:“我還得安頓他們,還得在州城些時日,大人有什麼事,隻管派人叫我過來不就行了?”
冷雲道:“好!哎,今天不談公事了,走,我為你們接風。”
刺史府的飲食比縣衙要好太多,冷雲設宴也不同于祝纓在縣衙裡宴請鄉紳。鄉紳們幾人湊一桌,冷雲這兒一人一席,祝纓那兒有個雞鴨魚肉就能看得過去,冷雲這兒水陸珍馐流水般地送進來擺到食案上。
祝大想給閨女應付個場面,先拿酒敬冷雲:“托大人的福,咱們自打到了這兒,好幾年沒見着這些好東西啦!”
張仙姑本來嫌他強出頭多事,想顯擺又顯擺不好,礙于場面不好一把将他薅下來。等祝大說完,張仙姑也不吱聲了。在場的全都是從京城過來的人,連同陪客的薛、董幾位都是北方人,都被觸動了心腸。
冷雲道:“唉,也就這樣了,比起京城可差遠啦,我想要的倒有一半兒尋不到的。”
祝纓道:“有得有失,何必感歎?咱們都已經到這兒了,就接着幹下去呗!就算想京城了,也不能灰溜溜地回吧?那我可不願意。”
東西祝纓都見過,她在京城也是見過世面的人。自己雖窮卻掌着大理寺的錢袋子好幾年,自己品級不高,卻又見過侯府、王府的奢華。
京城乃是全國珍奇雲集之地,不但有各地的金珠寶貝,也有各地的珍貴食材。祝家錢不多,吃的用的确實見過好的。
到了福祿縣之後錢袋漸豐,這些東西卻少見了。
可又怎麼樣呢?
祝纓一點也不在乎。
“咱們可以耍光棍兒一走了之,但是能正大光明地離開,誰想氣概萬千地逃跑?”
這話說到了冷雲的心坎兒裡,他也是這麼個脾氣。他一拍桌子,道:“說的好!今天且放開了喝個痛快!明天你來,咱們好好籌劃籌劃。”
祝纓不喝酒的,祝大跟他們一起喝,祝纓不時跟冷雲說幾句話,三言兩語從他的嘴裡套出來這回召自己過來确實是冷雲自己的主意。原因也就是他覺得魯刺史給他留了坑,坑就是那些賬目。薛先生沒有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