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9頁)

  這樣的人放棄了在思城縣經營了幾代人的基業到福祿縣來?

  祝纓道:“說實話。”

  黃十二郎也就實話實說了:“草民薄有家産,居住在哪裡吃穿都能應付得來,往嶽父家拜壽驚覺福祿縣變化之大,便動了念頭。人總願意往更興旺的地方來的,還請大人成全。”

  黃十二郎也是有點自信的,他自己是附近最大的地主,他認為有資本使地方官接納他。鄉紳們慣常的手法,什麼隐戶、隐田,又有偷逃賦稅、徭役,或使人頂替,或賄賂官府等等。隻要做得不太過份,地方官大半是睜一眼、閉一眼,不提鄉紳有什麼幫助教化之類的作用,單是每年的年節、生日鄉紳們孝敬給地方官的禮物就是一筆大收入了。

  隻要不過份,不讓政績上難看,官僚們的手都是松的。

  從與嶽父、舅子們的交談中他也摸到了一些祝纓的情況,小舅子最敬佩祝纓,将祝纓誇得一朵花兒一樣,什麼生活儉樸家具都是竹器,什麼家人也很簡樸還會穿布衣出行,什麼經常親自到街上閑逛就在路邊與貧民聊天,什麼親自監督耕種親自下田。

  但是黃十二郎卻留意到,嶽父家也是給祝縣令送禮的。過年過節、做生日等等,鄉紳們都會聚集送禮。雖然她不攤派,但是收。她還帶了爹娘姐姐過來,姐姐這個稍差一點,父母的生日也是要過的。頭一年大家不知道,後來聽說了也送禮,縣衙也沒把禮物扔出來。

  黃十二郎據此得出一個結論:是個能幹的官員,但是絕不是油鹽不進。隻要利益足夠,就能夠打動他,并且适當的時候完全可以将條件都亮出來與他談。

  因此他準備了厚禮,既是因為要請托接收,也是讓這能幹的縣令看看,他有錢,跟他達成交易不虧。

  他在等着祝纓假意詢問、出一點小難題,再收了禮物,然後答應下來。思城縣那裡他已經打點好了,跟裘縣令也講好了,裘縣令并不阻攔。

  裘縣令這一任的任期就在明年到期,并不能确定是走是留。南府地方偏,時常有官員不願意赴任的情況發生,一個搞不好縣令就要多留一任,裘縣令沒個後台,福禍難料,做的兩手準備,如果繼續連任就着力推廣宿麥的種植。如果明年順利走,他也不在乎黃十二郎跑路,人走了,地還在,照常繳稅就行。沒必要挽留。

  祝纓道:“到了我這裡可未必就比你在老家舒适呢。”

  來了!小難題來了!黃十二郎起身長揖:“還請大人成全,舒适不舒适,小人一力承擔。隻要大人點頭,小人便在縣城裡買宅安頓家眷。”

  祝纓道:“你要遷戶籍,自家往衙門裡來報備就可,你來路又明白,等閑不會有人阻攔,福祿縣衙辦事,從來不故意為難人,你何必特意登門?”

  黃十二郎道:“是小人的一點小心思。”

  “哦?”

  黃十二郎想把戶籍給落到福祿縣自己田地所在的某鄉某村,是指定了落戶的地方。這個地方是他考慮好了的,他不落戶在縣城,這裡富戶雲集,落到偏僻一點的鄉村裡更容易獲得名額。他研究過了祝纓辦過的事,真是個精明而勻稱的人,在分配的時候總是先均衡,再稍照顧一下親近之人。

  親近先湊不上,就去占個偏僻地方的名額,别人争不過他。

  祝纓道:“成,你打定了主意就落戶過來吧。”

  嘿!成了!黃十二郎眼見一切順利,笑得越發坦誠:“多謝大人!”

  他再次長揖,接着就目示林翁。林翁心神不甯,過了片刻才發現,忙起身向祝纓告辭。

  祝纓道:“去吧,你們自到縣裡來辦戶籍便可。”

  黃十二郎道:“草民辦好戶籍即刻買宅搬遷,遷居之時,還請大人賞光到寒舍吃一杯水酒。”

  祝纓道:“再說吧。”

  黃十二郎心中不快,臉拉了下來又飛快地恢複了正常,道:“到時候草民就恭候大人了。”

  …………

  黃十二郎帶來的禮物堪稱是祝纓在福祿縣鄉紳裡收到的最貴重的,絲帛金銀、玉器、瓷器、擺設、山珍食材等都有,還有一整套的銀制餐具。

  張仙姑和花姐拿到這一份單子都吃了一驚,來找祝纓商議:“這個有點過了吧?能收麼?”

  張仙姑道:“這人得求你辦事兒吧?拿人手短,你可小心着些!”

  祝纓道:“都退回去吧。”

  “哎!”張仙姑高興地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