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10頁)

  “哎!”張仙姑高興地答應了。

  黃十二郎才回到嶽父家,命管家去接收已經談妥的宅子,自己要與妻子回思城縣打點行裝準備搬遷。他準備将思城縣的家宅莊園依舊保持原樣,但是平常用慣的家什、習慣了的仆人、管事都得帶回來。要遷居,還要留些心腹管事看守思城縣的基業。諸如此類都要安排一下才好。

  夫婦二人将兒子托付給林翁:“孩子還小,就不讓他來回奔波了。”小兒子對父母十分不舍。

  離别見真情,林翁夫婦兩個見外孫雖非親生但頗為親近嫡母林氏,都是欣慰又放心。

  他這裡收拾行裝準備回家,仆人們才動起來,縣衙童立就帶人過來送還了禮物。黃十二郎十分驚訝:“大人是對禮物不滿麼?”

  童立道:“大人說了,你要辦的是公事,不必送這些也會辦好。大人是不會因為收了禮物才辦事的,萬不可想錯。”

  林翁道:“我也覺得你這有點兒太重了。你以後就知道了,大人公正寬仁,你不弄這些,他也會待你與别人一樣的。何必多破費?”

  黃十二郎心道:我可不要與别人一樣。

  他着急先回思城縣遷籍辦事,且不在這件事上磨蹭,想等回來安頓好了再好好送一回禮。他來得晚,想占先可不得拿錢砸麼?這個他在行。

  他将禮物原封不動地收回,也不開封,下回還這樣送回去。

  童立完了差回去對祝纓複命,又說看黃十二郎像是要收拾動身,祝纓道:“知道了。你去将關丞請來。”

  關丞須臾便至,緊張地問:“大人喚我?”

  祝纓道:“唔,山上有點兒事兒,我得過去一趟。”

  “啊?!”

  阿蘇家的寨子裡傳來消息,阿蘇洞主病重,叫蘇鳴鸾回去同時請祝纓過去。阿蘇洞主的身體兩年前就不大好了,這兩年時好時壞的,祝纓估計他這回可能是有事囑托,這一趟是必須得去的。

  有上次去阿蘇家的經曆,關丞反對之意并不堅決,但是請祝纓還是要帶夠人手、早去早回。

  祝纓道:“知道了。”

  項氏兄妹内心波瀾起伏,等祝纓安排了一些縣衙的公務、關丞離開,才上前道:“大人,我們願意随行。”

  祝纓搖頭道:“現在還不是時候。”

  “我們忍得住,隻想護衛大人。”

  祝纓道:“小吳留在了刺史府,我要有人在縣裡替我辦事。你們,我有安排。”

  項樂道:“不知是什麼差使?”

  祝纓道:“看家。林翁的女婿有點不對,我進山的時日裡他如果登門造訪,你們多留意。”

  她有什麼好叫黃十二郎圖謀的?不過是縣令的身份,一些相關的利益。要說黃十二郎是“景仰”才搬過來的,狗都不信。要麼是想讓她幫着謀利,要麼是想讓她幫着擋災。這些她都不怕,但是擔心黃十二郎會“做壞規矩”。

  厚禮、謙辭,過于謙卑了,如果成為慣例,恐怕會開個壞頭。

  項家兄妹是商人,也知道黃十二郎,是個狠角色。忍了忍,仍是應了祝纓的安排。

  祝纓此行便是攜顧同、侯五等人一同前往,所帶的縣衙差役也不多,選的都是年輕精幹之人。她與蘇鳴鸾一起趕路,蘇鳴鸾着急,不斷催馬前進,走得頗快。

  顧同第一次進山,既好奇又緊張,不時握住刀柄,好像路邊樹叢随時會跳出個刺客似的。

  到了中午,蘇鳴鸾才對祝纓道:“阿叔,前面有個小寨子,咱們去歇息一下。”

  祝纓聽她的語速比平時快了将近一倍,知道她心焦,更知道此刻時間寶貴,便說:“從大路過去還要再多趕十裡路,一來一回二十裡,是歇息還是受累啊?就在路邊吃兩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