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頁)

  案子在思城縣就算了結了,主犯也殺了,其餘從犯死刑的得複核,然後不管在哪兒斬,也是秋後。不是死刑的,重刑也得複核,要打闆子的早就打完了。賠償也發了,地也分了,裘縣令也不歸她管了。現在連藍、姜都要走了。

  祝纓似乎沒受到林氏的影響,也将奏本寫好,連同案情的詳述也寫了。冷雲不放心,必要看一看才肯罷休,祝纓遮住了前後文,隻讓他看一條:三個孩子未滿七歲,不過因為黃十二郎行為特别惡劣,所以沒官。

  冷雲道:“你這不判得挺好的嗎?”

  祝纓道:“我這頭放奴婢,那頭又添奴婢,真沒意思。”

  冷雲笑道:“怎麼犯起傻來了?怎麼可能沒有奴婢嘛!該放的放,該罰的罰,有賞有罰,才能轉得起來。”

  祝纓也輕笑着搖頭:“大人,秋收就要開始了!送天使的路上我看過了,已經能開鐮了。”

  冷雲跳了起來:“不得了!”

第191章

迂直

  秋收是個緊箍咒,散漫如冷雲也不得不重視。他又不長于庶務,但是這又直接幹系到他的考核。

  冷雲不敢再耽擱了,他以前對播種、收獲之類的農時半懂不懂的,外放之後氣候又與京城完全不同,一切都是現學。他急急地催促着薛先生:“得趕緊回去啦!”

  薛先生已經在收拾行李了,他也知道自己的東家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秋收必是一關,在冷雲被催促再次趕往思城縣之前,他就在準備這個事了,冷雲不找他,他也要催着冷雲回去的。

  二人禮也送了,使者也糊弄完了,不等再歇就要趕回去。

  動身前,冷雲再次叮囑祝纓:“你别再弄那些好心啦!在大理寺的時候,你抄家就要放奴婢,到了這兒性子又不改的。就算想幹事兒,别跟陛下擰着來,記住了沒有?”

  他說這話的時候就帶上了刺史的威嚴。

  祝纓道:“奏本都遞上去了。我也是頭一回與宦官打這樣的交道,真是開了眼了,我記住了。”

  “還是京城好啊!”冷雲感慨,“離京城越遠,事情就越麻煩。秋收的事兒上點心!”

  他嘀嘀咕咕地走了。

  這樣的上司來過一回是不能讓他空手回去的,祝纓又給他備了一份禮,薛先生也是一份,再給冷雲的随從們發紅包,最後将這些人送走。

  冷雲的人馬在天邊變成一道斜線的時候,祝纓轉過頭來,說:“咱們也回去吧。”

  她的口氣與平時無異,項安悄悄看了一眼哥哥,項樂對她搖搖頭,兩人無聲地跟在後面。顧同、小吳這些日子一直忙前忙後的,都上前來關切地說:“大人老師。”

  祝纓道:“沒事兒。”

  藍德這個反應有點出乎意料,送走他們之後,祝纓就回過味兒來了。宦官可不就隻能聽皇帝的嗎?

  她說:“咱們也該幹正事了。”

  …………

  一行人回到縣衙,不必看皇曆,隻要回來的路上左右瞥一瞥田地,就能知道秋收迫在眉睫了。有性子急的人八成已經在開幹了,無論春耕、秋收,都不必官員說:“開始。”才會開始的。官員要做的安排是一個整體的協調,譬如祝纓在福祿縣準備的糧倉之類。又或者是調協耕牛、用水等等。以及秋收期間的其他保障,還有朝廷極重視的——租稅。

  福祿縣那裡已成制度,大家都習慣了,祝纓暫且不過去也能轉得起來。思城縣這兒才大亂了一通,雖然提氣,氣勢卻不能代替細務。

  祝纓打算先把思城縣安排好了,盯兩天看着沒問題了,再回福祿縣去看看。

  她到縣衙,第一件卻是将縣衙内的官吏召集過來。如今思城縣衙仍然在職的前官吏隻有一個主簿、兩個倉督、一個市令。主簿是個與祁泰性格差不多的人,品級既低,性子又綿爛,混日子竟讓他安全混過了大案。兩個倉督是祝纓硬留下來的,考慮到了秋收,倉督這個活計須得有點經驗的人來幹,屬戴罪幹活。市令則是因為新近上任,還沒來得及犯什麼事兒。

  其餘包括衙役,大部分都是新近收招,手比較生,人品也未經檢驗,祝纓隻能靠“相面”最後定下一些人。

  她将這些人召了來,道:“擡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