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笑笑:“這話說得對。”
兩人又聊了一陣兒,祝纓因之前放了同鄉會館收集了不少的訊息,主要是問近幾個月的情況。說完之後,便留顧同他舅一起吃個飯,吃完了飯就托他打造家具。竹具做得快,她從福祿縣回來,正好得用。自家的行李隻是分揀了,大部分都還沒拆開擺放。封條一封,自是無賊敢偷到府衙。
顧同的舅舅拿了單子,找到了鋪子,顧同覺得舅舅的審美十分之土财主,親自登門與匠人交涉一番,才滿意離開。
回到了府衙,祝纓卻又不在,她又請了南府的梅校尉一起吃席。
她雖不飲酒,卻拿出了從京城帶來的酒請梅校尉喝,這次并未請托什麼事,隻是叙個舊,告知自己來了,現在才接手。等理完了手上的事兒,再與梅校尉來協商。
梅校尉看她脾氣比尋常的文官要好,待她也頗禮貌,兩人約定了回來再聚。
祝纓最後将南平縣的縣令又召了來,囑他看家。南平縣衙與南府府衙在一條橫街上,府衙居中,縣衙偏東。府城即是縣城。這樣的縣令是最難的,僅次于長安、萬年的縣令以及刺史府旁邊的苗縣令。
祝纓對南平縣令還算客氣,道:“我知道你是個能幹的人,還盼能夠與我同心協力。老郭你隻要用心公事,我絕不會讓你白忙一場的。”
以祝纓的年紀,七品以上,蔭官不算,現遇着的普通官員年紀都比她大。她管誰都叫老兄。南平縣之郭縣令聽了她近乎直白的許諾,忙說:“敢不盡力!”
祝纓敢許諾,他就敢信,因為不信也沒辦法。
不老實幹,怕不要被你整死?郭縣令想。我還不如老實幹着,興許還能升一升呢!
祝纓笑道:“我在福祿縣還有事,回來再與你詳談。”
“下官靜候大人歸來。”
…………
祝纓将府城的事理了個大概,各方暫時安撫下,便拖家帶口的啟程了。
第一站是思城縣,思城縣百姓聽說她又來了,有閑的又都來圍觀一回。凡受過她的好處的人都趕了過來看她,一邊看一邊說:“好人有好報!”、“做咱們的知府更好!”
祝纓到了思城縣,将一些自己封存的卷宗、倉儲之類解了封,正式移交給了關縣令。
關縣令心潮澎湃,他既接受了自己沒能得到福祿縣的現實,又開始暢想起自己主政一縣的風光來了。
祝纓道:“你的本領如今管這一縣也夠用,隻不要再像代管福祿縣那樣就好。”
關縣令忙說:“不敢不敢。”
祝纓道:“水利規劃、宿麥播種等等,萬不可懈怠!你若偷奸耍滑,不必朝廷問罪,我先收拾你。”
關縣令道:“下官一定謹記教誨,不敢辜負大人提攜之恩!”他和莫主簿心裡都很明白,自己這把年紀還能升一升,指定得上自己的上司有力。
祝纓道:“要愛護百姓!有些事情,你離不開鄉紳,鄉紳比貧戶本就為強,你不可幫着強勢者欺淩弱者呀!鄉紳太強了,比你還強,你算什麼?再養出個黃十二來,砸到誰手裡,誰全家上路。”
關縣令一凜:“是。”
祝纓拍拍他的肩膀,道:“好好幹。”
關縣令忙說:“下官也有些行李在福祿縣,請與大人一同回去搬取。”
祝纓道:“好。”
…………
祝纓回福祿縣,最大的事情不是搬行李,而是兩件:一、給蘇鳴鸾宣布敕封、幫她立個威、坐穩位子;二、安排好福祿縣的事兒。
一進福祿縣,百姓、鄉紳就開始又哭又笑地迎接。
顧同沒有得到實職,顧翁心裡還稍有不安,一見到祝纓,就将不安抛到了腦後,老淚縱橫:“大人!大人怎麼就走了呢?我這心裡,既為大人高興,又為自己難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