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4頁)

  冷雲瞥了祝纓一眼,道:“來個副職未必就是好事了,你長點心,凡事對人不要太赤誠了!誰知道來的是人是鬼。”說到副職他就滿心的牢騷。雖放縱幕僚們與屬官鬥法許久,如今也隻是一個互相制衡的局面,自己說的話并沒有那麼大的威嚴,這令冷雲十分不快。

  祝纓道:“無論是人是鬼,我隻做我自己的事情,他要一心為公呢,我自與他好好相處。萬一不幸……我待人客氣,隻因自己覺得大家是同路人,若是話不投機,也沒那麼客氣的。我的脾氣一向不太好,這個您是知道的。”

  冷雲失笑:“你是會氣人的。你要是我的别駕就好啦!”

  祝纓道:“那下官盡力好好做事,先升了再說。隻怕自己資質有限,還要苦熬資曆。”

  冷雲道:“啧!跟鄭七的學的這股客氣勁兒!我看你是成的。”

  祝纓也陪他微笑,又問冷雲如今适應州城的氣候沒有。冷雲道:“比剛來的時候好些,仍是煩。我看他們土著自己也煩躁得很。”

  “可是物産不錯。我也是到了這裡之後才知道珠寶之利百倍是個什麼意思,買了好些珠子。”祝纓笑道。

  “是嗎?”

  “價還在其次,凡在産地,挑選的餘地就大,能買到好物。再好的東西,路上總有些折損,到了京城咱們能看到的,未必就是最好。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冷雲摸摸下巴:“這倒是了,還有荔枝,宮中每年也不過能嘗那麼一點兒,累死了人馬也隻能送到那麼一丁點兒。唉,要是荔枝等物不那麼易腐壞就好了,府裡人也能嘗嘗。”冷侯夫婦年紀也大了,他外婆郡主的年紀更大,都不宜為了一口吃的到這邊來,冷雲感覺十分遺憾。

  祝纓眉頭一跳,其實她對運送水果是有點辦法的,隻是……算了,又不是什麼正經事。她說:“我們家裡隻有到了這裡才見過那麼許多的果子,就是家父家母開始吃着上火。大人沒吃太多吧?”

  “還行。”冷雲說,他不是祝大、張仙姑那等窮苦出身,見着好東西一般都能克制得住。

  兩人又閑聊了一陣兒,冷雲才說:“你心裡有個數兒,明天人齊了來回話的時候,場面要好看。”

  “是。”

  薛先生一直在旁邊着急,終于接着了話頭,道:“大人,我送祝大人出去。”

  “好。你再去看看驿館裡他住得如何,他這個人,給别人都安排得好好的,總不在意自己。”

  祝纓又再次謝過了冷雲的關心,薛先生就差拍胸脯保證會安頓好了,兩人才得以出刺史府。

  薛先生的焦慮出了冷雲的小花廳就掩不住了:“祝大人,宿麥的事情刺史大人十分關切,果真還要些年頭麼?”

  祝纓道:“這是自然,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麥子不是樹木,打個折扣也得三、五年不是?福祿縣我倒能說如今差不多了,旁的不能虛報呀。否則朝廷一征稅,就什麼底兒都漏了。再者……”

  她壓低了聲音,薛先生摒息靜聽:“本州還有逋租吧?那個不得平麼?便是南府,也還有些個舊賬。當年我可是好不容易才同冼侍郎讨價還價争到了五年的時光,哪有自己往坑裡跳的。咦?這錢糧上的事兒,不是董……”

  “啊!”薛先生突然說,“是了,你說的是。”

  祝纓不動聲色,董、薛二位的分工,董先生管錢糧、薛先生管刑名,這是個粗略的分工。黃十二郎案子的時候,薛坐鎮而董随行使董先生得到了好處,雖然兩個人的名字同時報了上去。但是公文上的排名也是有講究的,一般而言,重要的都會排在前面。除非特殊情況想要混點兒什麼,又或者是吃透了看公文人的心理,否則,重要性都是依次排列的。那份公文上,董先生名字在前,就得了,薛先生及其他人名字在後,就沒有批。

  祝纓那份請功的公文也是同樣的道理。

  二人同時南下,薛先生的不甘自是可以想象的。

  祝纓道:“能平舊賬,也是一樁好事。大人會看在眼裡的。”

  “但願吧。”

  祝纓道:“一定會的。”

  兩人說話間出了刺史府,薛先生将祝纓送到了驿館,又再次向她詢問了南府宿麥的情況,祝纓也給他說了:“福祿縣今年能畢,其餘三縣各得一半,到得明年隻要沒有災變,南府差不多就算成了。我也可借此機會将陳年逋租清一清了。”

  田地就這麼多,百姓繳給縣衙的錢糧,縣衙押送的時候路過府衙得先留一部分給府衙,府衙一總送到刺史那兒,刺史府還得留一部分,最後才是彙總到朝廷。這一層層的花銷,産出卻隻有那麼一分土地。

  南府也是有欠朝廷的賬的,不過比福祿縣的情況好一些而已。地處偏遠、肥田不太多,農田水利也比北方差一些,一旦有小災就容易大減産。哪怕朝廷減免賦稅,官吏要吃要喝,還要向州府上繳錢糧,虧空就越來越大了。

  有了宿麥,五年不給朝廷交,百姓也能寬裕些,向他們追繳陳租也能繳得出來而不至于将百姓餓死或者逼成流民。則州、府、縣三級也能用這一部分的收益來補些虧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