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第7頁)

  一夜無話,次日,郎老封君和郎娘子也要跟着一同去,都說是順便串親戚。幾家寨子本就離得不近,山路又難走,往常一年也不能見上一次面,現在有大隊人馬又有理由,她們也就樂得跟着同去。也想見識一下傳說中的“石頭城”。

  她們管祝纓的别業叫石頭城,這城建的時候用料紮實,外圍以條石砌成,城門前又有一小甕城,門以厚重巨木制成,是以絞索升降的上下門,而不是像民居那樣兩扇門推開。城内的祝宅用料紮實,也是磚巨大木所建。

  一行人經山雀嶽父家,捎上山雀嶽父,又經喜金家,到别業的時候,蘇鳴鸾與母親、女兒、舅舅業已趕到了别業前面。各家也都帶了些商人之類。此時是十一月,但是山下要過年,十二月幾乎就不再進山了,這次可以算今年最後一次的集中交易。本次交易過後,山下商人就準備過年或者往更繁華的地方采買、趁過年将山貨賣一波高價給自己人。

  這裡的山貨還是比較受歡迎的,遠來之人進山既易迷路又易受攻擊,梧州本地商人就少有這樣的顧慮,這個錢賺得十分順心。

  衆人會齊,祝纓也知道他們齊聚在此必是為了商議接下來的事情,估計他們自己也有些要求要提、有些方案要講。她說:“先進家裡安頓下來吧,都住我那兒,好麼?”

  蘇鳴鸾道:“正要同義父講,我不住别的地方,就還住義父家裡。安心。”

  她身邊的小馬上,蘇喆輕輕地哼了一聲。小姑娘瞥了一眼祝煉祝石,有點兒惱,阿翁帶了這兩個貨,沒帶她!好氣!

  祝纓揪了揪她的小辮兒:“你和你阿媽,不能同時離開阿蘇縣兩天的路程。”

  蘇鳴鸾驚訝地看了祝纓一眼,祝纓道:“以前沒想過這樣的安排嗎?那以後記住了,”她順口又跟郎锟铻說,“你也一樣。”

  郎锟铻馬上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道:“對!”

  一行人入城,張仙姑和祝大進城之後又吃了一驚:“哎?人好像變多了!”

  祝纓道:“是多了呀。”

  蘇晴天從後面趕了上來,說:“他們來過冬的。”

  小城之前非常的空曠!現在裡面多了不少人!都是附近的散戶一傳十、十傳百,跟風搬過來的。祝纓離開的這幾個月裡,竟又多了兩百多戶,現在裡面有了近四百戶的常住人口。一個賬房模樣的人躬身過來,道:“都給他們劃定了地方居住,沒有亂住,也給了些材料,他們自搭了房子居住。”

  祝纓道:“你的傷好了麼?”

  那人笑道:“托大人的福,已好了。”

  這人也是個商人,進山的時候受了傷,如果是以前,生死難料。現如今因為有了一處“别業”,他可以到這裡來住着養傷。祝纓臨走前就讓他先給統計個數。她既不想讓朝廷染指她的别業,就不能使用朝廷的官吏給她幹活。

  祝纓等人先回祝宅。這一次他們真的帶了許多的家具、被褥之類。祝家人自住後院,其他人住在客房裡。蘇鳴鸾等人的随從則在祝宅旁邊的一處營房内各依家族住宿。商人們各依習慣往市集裡一紮。到得晚間,将城門一關,四面角樓上點起火把,任憑山中寒風嗚咽,石頭城裡一片的安心。

  大家趕路都有點累了,晚宴頗為豐富,祝纓道:“到了這裡就與到了自己家一般!我知道大家都有事要講,明天開市之後,他們在外面做他們的買賣,咱們還在這裡,說咱們的事。”

  衆人齊聲應好!

  ……——

  飯後,郎家一家人回到自己的院子裡,郎老封君道:“你們兩個,都給我過來!”

  郎娘子道:“阿媽說話,我們都聽着呢!”

  郎锟铻眼見兩個又要吵起來,忙說:“在義父家裡,都安靜一點!别叫阿蘇家的人看了笑話!”

  兩個女人的聲音都低了下來,郎老封君道:“阿蘇家的小妹,是不是在你義父家裡養着的?”

  “是。”

  郎老封君道:“那你也把阿發送過去!”郎锟铻的長子叫阿發,不是因為他的父母想他發财,因為這個發音在塔郎話裡是聰明的意思。

  郎娘子眼睛一瞪,道:“他還小,那裡又有阿蘇家的人。要是出事兒了怎麼辦?”

  郎老封君道:“在大人那裡,沒見山裡人出事的!早先叫阿蘇家搶了一步,現在不能總是比人家晚,我看大人挺喜歡阿發的!孩子從小學東西快。寶刀現在學話就慢!”

  郎娘子道:“那是他笨。”

  “我兒子笨,你兒子聰明?聰明就送下山去!他們又記數又記字,這個就比咱們隻靠腦袋和畫圖好!就學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