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3頁)

  他們中的許多人,原本住的都不能說是屋子,一些奴隸幹脆住羊圈,或者馬棚,牆都不是四面的。有些人還住地窖。有些奴隸需要戴枷才能保證不跑,有些奴隸趁機砸了枷也要跑。

  蘇鳴鸾這兒很少随意殺奴隸,還讓部分奴隸管田地、茶園。當然大部分的收入還是她的,但是奴隸幹得好了,能得到少量的報酬。隻要有機會,誰不想往更富的地方去呢?何況蘇鳴鸾假裝不知道有人跑到她這裡來了,隻要進了阿蘇縣,在阿蘇縣或打獵、或種田、或做工,她也都不會特意抓人送還。她缺人。

  喜金罵蘇鳴鸾胡作非為,要求互相不得收留逃奴。

  路果雖然話少聲不高,但顯然是對這件事也不是很滿意的,他家跑出去的人,往阿蘇縣跑的也有,蘇鳴鸾倒有兩次還了人給他。以後奴隸們就學精了,不往阿蘇縣跑了,人家往塔郎縣去了!

  路果也大着膽子對祝纓道:“還有人跑塔郎縣呢。”

  祝纓心道:怪不得郎锟铻不跟蘇鳴鸾對罵呢。

  她說:“靜一靜!”

  衆人都聽她怎麼講,祝纓道:“聽我說,你說這是你的人,證據呢?不能到了别人家,指着一個人就說是你的,對吧?所以,要有個戶籍呀。”

  山雀嶽父道:“我們又沒幾個識字的人!學山外的寫字記人,還沒記完,人就都跑光啦!”

  祝纓笑道:“不至于。為什麼跑?不就那幾樣麼?饑寒就是皮鞭,會趕着跑的。你叫她還人,她自己手上也沒個戶籍,她自己也不知道,拿什麼還你?要還你,她又要費力去捉,你為她做了什麼呢?然而這事你們既提出來了,就不能不管。”

  郎锟铻也跟着捧了一句:“義父的意思是?”

  “這件事呢,我的意思,暫時擱置一下。蘇縣令也不要強言不給,金縣令也不要一口咬定都是她的陰謀。你家少抽人幾鞭子、多給兩口飯是正經。”

  喜金嘟囔道:“我才不養閑人哩!吃飽了就更有力氣跑了!”

  祝纓道:“從今開始,我會每月抽一半的日子住過來,将各縣都走一走。你先莫氣,咱們看一看,各縣怎麼樣能将日子過好。山裡本來就比山外艱難些,自己人再争吵,就要更難過喽。咱們先看看怎麼種莊稼。”

  勉強将喜金給勸住了,那一邊蘇鳴鸾和郎锟铻都不支聲,郎锟铻也不太支持他舅舅。

  祝纓知道,這《公約》的碑看起來是要有波折了。她再次提出了讓各縣趕緊選聰明一點的人入番學然後好訂立各種檔案,五人又都馬上答應了。

  第二條暫時擱置了“互相送還逃奴”的條目,又将犯人管轄的原則重申了一遍。

  接下來祝纓就要确定一下刑罰的類刑。

  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山下一共分五種:笞、杖、徒、流、死。山裡的花樣就多了,砍頭放血的不說,還有活埋、腰斬、剁手剁腳刺瞎眼割耳割鼻割舌頭……等等,就沒個固定的刑罰,隻有一些習慣性的做法,或者是某些頭人的一時興起。反正,史書上寫的當廢止的肉刑,在這兒都有了完整的再現。

  祝纓希望将太明顯的肉刑給廢除掉。

  這一條頭人們就開始反對了!他們說:“這是咱們做慣了的。”

  蘇鳴鸾道:“都廢了,不好吧?活埋腰斬之類的,廢就廢了,反而砍頭也是殺人。另一些就是要為了震懾,使人不敢再犯的!還有,打斷了别人手腳的,我也打斷他的手腳,不能叫他挨二十闆子回家養養就又活蹦亂跳了!給他機會?被他傷了的人卻要一輩子殘疾?哪有這樣的道理?”

  這種争論就算拿到朝廷上,也不能說她完全無道理。

  祝纓隻好與他們各退一步,道:“傷害了别人身體的可以用同等的刑罰,否則不得用肉刑,如何?”

  頭人們才勉強答應了。

  吵完這一點,又到了午飯的時間了。

  ……——

  午飯後,祝纓正在閉目養神,喜金就在院子裡喊:“大人!”

  祝纓睜開了眼,從後宅緩步走了出來,問道:“怎麼了?”

  喜金一雙眼睛瞪得銅鈴一樣,大聲說:“大人,咱穿這一身衣裳、成了梧州人,家産奴隸就不是自己的了嗎?”唾沫星子飛在空中,被太陽光一映,反射出七彩的顔色來。

  祝纓精準地避開了,問道:“怎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