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8頁)

  蘇喆還有點不太理解,不過這不妨礙她将這件事記了下來,然後又高高興興地跟着祝纓拜年去了。

  祝纓新年必去的地方是鄭侯府,毫不意外的,她在鄭府見到了鄭奕很不滿意的舒炎、白慶志、柳昌,他們仨坐在一起,鄭奕與溫嶽坐在他們的對面,兩夥人都在鄭熹的書房裡,顯得泾渭分明。

第272章

正月

  祝纓站在門口便将書房收入眼底。

  鄭熹還坐在他的位子上。

  鄭奕和溫嶽臉上都帶着點客氣的假笑,舒、白、柳三人也不知道是沒看出來還是不在意,表情比對面兩個假臉真實許多。

  三人長得都不錯,柳昌最好看,其他兩個也都五官端正,舒炎還是個方臉。他們坐在鄭熹的書房裡,臉上透出的一點點開心是發自内心的。

  祝纓之前從未聽說過這三人,大概與當初的她一樣都是名不見經傳的。這樣的蝦米進了京,能夠坐到鄭熹的書房裡,是該在安心中透着開心的。鄭府此時比當年還要更顯赫一點,因為在鄭熹的手上這個家沒有現出敗落的迹象,這代表着它的積累又深厚了一層。

  祝纓毫不遲疑地跨了進去,對打簾子的小厮點點頭。進去之後先對鄭熹說:“大人在這兒躲酒呢。”

  鄭熹道:“我又不是你!沒人敢叫你喝!”

  “也沒有人敢勸您的酒。”

  舒炎等三人好奇地看着“傳說中的祝三”,與不能飲酒同樣著名的面白無須。傳說他得有三十歲了,看着像是二十多,也不擺出一州刺史的架子。從祝纓的身上絲毫看不出來一丁點兒“開疆拓土”的兇悍氣概。

  鄭奕起身道:“來!坐!”

  原本他是坐第一個溫嶽在他下手,第三張椅子是空的。溫嶽見他一動,忙也起身,依次往下挪。祝纓腳下一晃,已往第三張椅子裡坐下了,說:“你倆在這兒罰什麼站呢?”

  對面舒炎忙也站了起來讓座。

  祝纓失笑:“這都怎麼了?”

  鄭熹道:“都坐。”才讓諸人各歸其位。

  小厮給祝纓上了茶,又擺些細點,檢查了一下祝纓腳邊的炭盆才退下。安置妥當,祝纓道:“外面那麼熱鬧,你們都不出去,想是為了這三位了?我還不認識呢。”

  鄭熹道:“舒炎、白慶志、柳昌。”他說一個名字,就有一個人站起來叉手行一個禮。祝纓也不托大,也還半禮。

  鄭熹道:“都是才俊,你們是他們的前輩,日後相見多多關照。”

  鄭奕笑道:“都是才俊,隻怕想‘關照’也沒機會。他們一個個自己都能将事兒辦啦,三郎不知道吧?他們可比咱們當年厲害多了。”

  鄭熹道:“就說你自己,别帶上他,他進京的時候才多大?”

  鄭熹口氣裡夾着一絲絲的幽怨遺憾。祝纓之後,他再也沒能揀着年紀這麼小就能看出點苗頭的人了。

  新來的這三個人裡,舒炎與祝纓差不多大,他是經曆過一些事情的人,出仕不算太晚,因無人引路也吃了點小虧,一番波折碰到了鄭熹。

  白、柳二人年紀比他小不了多少,三人都蓄上了短須,顯出一點斯文之外的精明之氣來。

  祝纓道:“一提年紀就要取笑我了。”

  溫嶽道:“不敢不敢,你最能幹。”

  “哎,别,還是取笑吧,這樣才好托你給我照看一下家裡。”

  溫嶽對鄭奕道:“十三郎看他,是個精明人兒吧?他還小呢?那幾個南邊兒的孩子你們見着了沒有?小的六、七歲,大的十幾歲,管他叫——阿翁!”

  溫嶽一口氣在衆人面前說這麼多的打趣話,真是活見鬼!鄭奕也與他一唱一和地:“這就不懂了吧?這叫蘿蔔不大,長在輩上了。那就得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