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4頁)

  兩人風卷殘雲,吃飽了之後才開始講。顧同先說他的經曆:“要是依着我自己,上手就幹了。可我見過您是怎麼幹的,我忍住了!到了之後,我先悶聲不吭,就看他們都是什麼成色……”

  祝纓含笑聽着,說:“能夠知道實情,事情就成了一多半了。唯有知情,才能找到對的路。”

  “是!”顧同又說了一些自己在縣裡的情況,又向祝纓請教。

  祝纓道:“你現在是縣丞,縣令不會空缺太久的。得想好這個!上官也有許多種,萬一來個不喜歡有人搶風頭的,你就要應付他了。”

  “是。”

  這些說完,顧同又提供了一下盧刺史點的兩個人的風評:“還行,就是也不特别出色,叫幹的事也會幹。年紀都不大。都是刺史府的屬官。一個是司倉、一個是司兵。嗯……比咱們的那兩位……略好?”

  祝纓有了點數,又叫随行的人來與顧同見個面。這裡面也有顧同認識的,也有他不認識的。認識的如祝煉、蘇喆都同他相見,顧同也準備了些小禮物給他們:“盧大人叫我,來得太倉促了沒帶什麼東西,這些随便拿着玩吧。”

  也不認識的,如祝銀等人,她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顧同已經做官去了。顧同看到他們更高興,說:“老師終于有配得上身份的随從了。以前随從也太少了!”

  祝銀道:“咱們有二十個人!府裡還有。”

  顧同更高興了:“那就更好了!老師的安危就交給你們了,你們一定要用心呀!”

  祝銀道:“當然!”

  祝纓又取出一份禮物給顧同:“這是京中的新樣,也别虧待了自己。”顧同也大大方方地收了,又問張仙姑等人的情況,問完了一拍腦門兒:“您還沒回去呢,又哪裡知道了?哎!我高興得都糊塗了!”

  祝纓道:“是啊,我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樣了。”

  ……——

  被顧同一提,祝纓有一點點想家了。又過三天,這三天裡祝纓和盧刺史幾次見面,也說路上見聞,也說一些共同認識的人。盧刺史不但知道金良、唐善,還知道溫嶽,他與溫嶽的父親還是舊識,直說溫嶽的父親死得可惜。

  期間,兩人也就鐘宜之死讨論了一回,祝纓的意見是:“新補的丞相必是陛下信任的人。”盧刺史也持相同的意見。

  兩人在驿站裡消磨了三天,等到了盧刺史那兒叫來了兩個候選人,二人帶着一口尺長的小木箱子,天真地到了驿站,以為自己在執行一項了不得的秘密任務。

  到了驿站,盧刺史恰巧在“會客”,客人很年輕,正在與盧刺史說一些規劃之類的事情,又是稅,又是賦的。盧刺史順口給客人介紹了一下:“這是戚明,這是伍成。”戚明是司戶、伍成是司兵。

  然後又告訴二人,這是梧州刺史。梧州,一個漸漸浸出油水的地方!刺史居然這樣年輕!兩人有點小吃驚。因為他們的年紀也與祝纓相仿,且自認已經是比較成功的人了。

  祝纓很和氣地與他們閑聊,狀似無意。此時二人仍然帶着天真的驚訝,隔挺遠一個地方的刺史,打死兩人也想不到祝纓想給他們其中一人當個上司。盧刺史在一旁看得直樂。

  不多會兒祝纓就選定了一個人,然後她就住口了,戚明恰如杭勤在國子監時一樣,絲毫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個餡餅套住了。

  盧、祝二人交換了一個眼色,盧刺史道:“你們辛苦了,去休息吧。”

  二人告退,盧刺史問祝纓:“哪一個?”

  “戚明。”

  “好,那就他了!為什麼選他?”

  祝纓道:“他更知道民生。”

  “這倒是,那就定了?”

  “定了。”

  兩人一番協商,祝纓這兒給夏郎中那裡去個消息,先定戚明做縣令。盧刺史也向吏部行文,再要個人補戚明的缺。文書發出,盧刺史回房用随身攜帶的鑰匙打開小箱子,裡面空空如也。盧刺史一笑,任由箱子敞開,他也不鎖。

  此事敲定,祝纓馬上就啟程了——比預計的時間已經晚了一點。

  她沒有帶戚明上路,戚明得等拿到了吏部的任命做好交割才能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