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2頁)

  第二天,蘇鳴鸾就帶着女兒找到了祝纓,挑明了要将女兒送到番學,同時住個校。

  祝纓道:“番學不能有仆人的。”

  蘇鳴鸾道:“這是自然的,不帶仆人,就她自己去。她也大了,我隻留兩個人在府裡,可以嗎?”年長侍女她給收回,但是年紀小的,還留在祝府。因為番學旬日一休,這一天希望蘇喆還能住過來。到放大假的時候,再回山上。

  祝纓道:“可以呀。”

  她不由又想到了鈴铛,鈴铛比蘇喆要小上一兩歲,還是讓鈴铛再住一年,明年再說住校的事。

  郎锟铻等人還不知道有這個事,他也問了兒子及兒子的随從,知道上京一路皆好,都有祝纓安排照顧着。又聽說朝廷裡的人,對他們不是最重視,排在他們面前的還有不少外族,稍有氣悶。

  心道:以後隻要不是義父帶着,咱們就不再上什麼京裡去啦!看也看過了,不必受氣。

  後衙的禮物也已分類打包好了,祝纓一樣一樣分贈各人,沒過來的郎老封君、蘇老封君等人也都有禮物。蘇鳴鸾又讓年長侍女等将行李收拾好,再托花姐看看蘇喆需要帶什麼樣的行李要帶到番學裡去住校。

  花姐就将這事交給了巫仁和鈴铛,這兩個是學生,比她更了解住校的事——雖然她們也是不住校的。

  蘇鳴鸾、郎锟铻都夾帶着兒女回家,相約四月裡到别業再聚。

  他們離開梧州進山的次日,就是鈴铛去番學上學的日子。

  這天早上,祝纓開完晨會,将仇文留下來說了一句:“有教無類。我把青君也交給你了,照旁的學生來待她就行。她初學,課程或有跟不上的,你看看她學得怎麼樣。”

  仇文對女孩子上學這事無可不可的,番學裡好幾個女學生了,不在乎刺史再送一個來。祝纓親自教蘇喆,他也能理解其中的意味。

  可是,祝……青山上帶下來的,原索甯家的人?是也有深意嗎?應該是吧,大人做事,一向靠譜的。

  仇文也就接了。

  安排完了祝青君,再處理一下公務,祝纓到後面來看祝煉的功課。

  祝煉先交了頭一天的功課,然後跪了下來。

  祝纓問道:“怎麼了?”

  祝煉道:“老師,請您給我也安排些事做吧。”

  “怎麼突然說起這個來了?”

  祝煉道:“人人都有事做,我也能做的。也不耽誤讀書的,每天隻讀書,然後就是吃、玩兒、睡,這幾樣都是享福。别人都不是我這樣的。以前能說是年紀小,現在年紀也不小了。我能做事的。”

第282章

充實

  祝纓伸出兩指敲了敲桌面。

  她對祝煉是有期許的,至少得是個顧同。但是顧同在給她當學生前,人家已經在上了十幾年的學了,正經的縣學生。當時的福祿縣學水平不怎麼樣,顧同卻是實打實将識字、讀書的底子都打下來的。找上門來的時候也将近二十歲了。

  祝煉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他認真讀書沒幾年,十二、三歲的樣子,能幹什麼?

  放到窮人家裡,那是幾乎什麼活都能幹了。放到祝纓這裡,她需要的是一個能承擔事務的“學生”,也就是顧同當時差不多甚至更高一些的水平。就是她自己,當年已經進了大理寺,鄭熹王雲鶴還都讓她接着讀書學習。

  現在手上沒有适合祝煉這個水平該做的事,或者說,他這個水平能做的事,有一大堆的人可以做。

  不必是他。

  複雜一些的事務,現在有趙振、巫仁等人在做了,趙蘇、顧同在趙振之前,祝煉是趙振下一個梯隊的。祝煉後一隊才排着祝青君——祝青君字還沒認全,怎麼也得再上個三五年的學才能看出個好歹來。另有一個項漁,這孩子眼下主要還是混項家的産業,也得再看看。

  她說:“你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