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第7頁)

  陳巒道:“什麼可信?你隻要可靠就可以了。”

  祝纓忙老老實實地說:“是。”

  陳巒道:“你在梧州做得很好,這些才是你立身的根本喲!進了京,也别迷花的眼。”

  “是。”

  陳巒道:“同我講話,哪用這般?咱們就閑聊嘛。”又說祝纓給他送的糖很好,孩子們也喜歡。且說陳萌來信,與祝纓在京城見過面了等等。

  祝纓道:“前年京中見大郎,他才是真從容。”

  陳巒自嘲地笑笑:“不過是他老子給他打好了底子。他要與你一般出身,才沒什麼從容呢。你吃虧在出身了,我也起自寒微,越是貧寒越要沉得住氣啊!偏偏寒士最容易沖動,寒士的機會少,看到了一點,就會忍不住伸手,容易看不到旁邊的危險。”

  祝纓安安靜靜地聽着,又聽陳巒說了許多。最後陳巒道:“要可靠!什麼是可靠?你看看王雲鶴。朝廷有事,能想起來他,他出面,人都信服。這樣,你就不用到處投機了。”

  “是。”

  兩人又說了許多,臨别時,祝纓取出兩冊書遞給陳巒。

  陳巒笑道:“你著書了?也是,應該出文集。”

  祝纓道:“不是我寫的,我不會寫東西,隻會幫忙印些東西。這是兩個女子寫的。”

第289章

少卿

  祝纓自陳府出來,緊趕着回了趟老家。家鄉父老竟還記得有她這号人,隻是多半不知道她的樣貌。也有一些許多年前見過她的人,多半不敢明着說起她的往事,含糊說一句:“他小時候就看着他不是凡人。”在家關起門來時才會說心裡話:“一個神漢家的兒子能有這樣的出息,怕不是祖煙冒青煙了吧。”

  祝家“祖墳”确實冒青煙了,紙錢、祭品投進去,火盆裡冒出一股一股的煙來。

  祝纓回到了朱家村,她對這裡沒有什麼好感,仍是回來了。自家祖墳她也沒什麼感情,卻在于妙妙的墓前多停了片刻,蹲在地上,将一本書慢慢地扯開,一頁一頁仔仔細細地燒了。

  于妙妙的嗣子伴着,祝纓對他也沒什麼好叮囑的,離開之前取了花姐所著之書給他:“留個念想吧。這是大姐寫的,家裡有女孩兒,不妨叫她讀一讀這書。有好處。”

  對方蓄了老長的須,仍是恭敬地接了:“是。”

  祝纓不再看墳墓一眼,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朱家村——該進京了。

  回京走官道,仍要是要走到那條進京的大道上,最近的一個大驿還是在府城。祝纓又趕到了州城,再向陳巒道别。

  陳巒神色與上次微有不同,他這兩天匆匆翻看了下兩本書,将扉頁上的名字都看了一回。上面除了寫是祝纓印的,著者的名字看不出男女,但是祝纓寫了序!陳巒何等人物,從序裡仍是看出了些端倪。

  “朱紫”想必就是當年進京的那個“外甥女”了,而“江騰”他是全然不知的。但是序裡祝纓又寫明了是女冠,還是從京城南下的。兩本書,一述生一述死,兩個女子,一俗一道。

  陳巒對祝纓說:“那兩本書我看過了,都是有益處的,你要還有多餘,送給大郎兩本,他會喜歡的。”

  祝纓道:“我有留給他的。”

  陳巒點一點頭,說:“你一向沉得住氣,到了京裡,也要沉得住氣才好。此時進京,福禍皆在一念之間。”

  “是。”

  陳巒又将陳萌向她托了一托:“觀陛下近來動作,臣下難以預料,不過這個時候總是要調可靠可信之人進京。如果大郎萬一進京,你們兩個,多多親近。”

  “好。”

  “有什麼事不湊手,也可叫他去做。要是他不在京裡,你就拿着這個,”說着,陳巒給了祝纓一張帖子,“到我家裡去叫管事梁溫去辦。”

  祝纓鄭重接了帖子,道:“多謝世伯,我必不會胡作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