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與西番一較高下的就是胡使了,其他小國的使節即使起争執,打架的規模也不會太大。
典客丞一一回答,報了胡人的餐飲标準,每餐每人多少肉食之類,又,胡人來了多少,等等。祝纓道:“固然重視胡使,旁的使節也不能冷落了。罷了,過一時我再同他們聊一聊吧。”
“是。”
祝纓又将各掌客、吏目等召集過來,重新劃分一下職責。再請張校尉過來。
等人聚齊了,祝纓先請張校尉坐,張校尉不敢托大:“下官甲胄在身,還是先站着吧。”
祝纓命典客丞取了紙筆來:“我說,你記。這幾個人,單管西番的事務……”
鴻胪寺也與别處一樣,官吏人數并不滿員。先前使者少的時候,幾個人負責一個使團,如今使者多了,就要重新分工。像西番這樣的大邦,有專人負責,一些小邦就一個人負責兩三個,乃至更多。這樣就将四夷館的人分成了若幹的小組。
每組以一個掌客打頭,每個掌客下管若幹吏目、通譯、雜役包括廚子等:“都隻管自己的事,不用過問其他人。”
她念幾個人的名字,典客丞就寫下這幾個人。不必特别指定誰是頭兒,這些人裡,隻有掌客是官身,必然是他打頭。寫完一張紙,祝纓道:“另起一張,這幾個人管胡人……”
寫好一張,就由一個掌客拿着,幾個人湊一團,這就是一個組了。
等都分派好了,祝纓道:“互相認一認人,直到使節離開,這一份事都由這一份人來做。”
除了寫在單子上的,尚留有數人沒有差使,祝纓對典客丞道:“這些人留給你居中協調。”
典客丞道:“是。”
張校尉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冷不丁祝纓指着下面的人對他說:“校尉看一看,除開館舍守衛,給他們每組配一伍的士卒待命以備不測。你那裡還要向阮大将軍要人嗎?”
張校尉收起看戲的心,心裡估算了一下,他的算學不太好,就學着祝纓剛才理事的樣子,裝模作樣地說:“幾個大番要是打起來,盯着的人就得多了。一伍恐怕不夠,我也要有居中協調的人哩。”
說跟沒說一樣,祝纓問道:“那再加一百?”
張校尉道:“那差不多了。”
祝纓道:“如此,明天一早還請校尉早些到宮門外面,我與校尉同去見阮大将軍,将人領了回來,才好安排。”
張校尉道:“我也去?”
祝纓道:“我也不知道禁軍如今是個什麼情形,萬一有與你脾氣不合的,未免别扭。”
張校尉聞言大喜,道:“那敢情好!不過……”他湊過去低聲說,“我不好同大将軍講,那個,就一百人,沒我現在帶的多,是不是……”
祝纓道:“禁軍中你的後輩裡,可有看好的人?”
“有個小校。”
祝纓道:“我知道了,那今天還是要勞煩校尉了,明早咱們再碰面。”
張校尉道:“好!”
祝纓道:“散了吧,今天先各自接手自己那一分事,明天與禁軍認一認,協同辦差。”
下面齊聲稱是。
祝纓單獨留下典客丞,說:“接下來人多事雜,又有東宮的事情,我或不能時刻得閑。有急事,你自尋我去,小黃你也是認識的,我家在哪裡你也是知道的。若尋不到我,事态又急,說不得,找駱大人去。沈光華一向不管這一攤子事,若因不懂下錯了令反而不美,找他之前你要想好要他做什麼,不能光有一句請示。”
典客丞忙答應下了。
祝纓看看日已偏西,帶人離開了四夷館,徑往永平公主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