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喆道:“咱們進不了宮,見不了新刺史。”
祝纓道:“我帶你們去。”
“是!”
幾個小鬼要跑去與人交易,祝纓道:“咱們出錢,租金就不歸刺史府了。”
蘇喆道:“本來也沒個刺史府麼,要我說,别業那裡就該是刺史府,該阿翁去主持的。可惜……”可惜這個破朝廷,還真是挺大的,阿翁常說要放眼天下。與天下比起來,她們梧州确實也太小了……
祝纓道:“這話不許說出去。”
“是。”
“不過,也确實沒有一個刺史府,害!以後再說吧。”朝廷現在也沒那個辦法進山去圈地建個刺史府,反正歧陽王也不過去,就給各官員敕封了一下,各人頂個名頭,還是五縣行事。怪可惜的。
小鬼們于是跑去交易,祝纓又把項樂派去給他們把關,她自己卻是不去了,待交易談妥,房子也買了下來。項安也回來了,并沒有耽誤蘇晴天回去。
項安黑瘦了一點,精神頗佳,給祝纓帶回了厚厚的信件。項安是更親近的自己人,花姐給祝纓寫的信尤其的長、内容也更私密一些。
信中,花姐告訴祝纓上次祝纓的信已經收到了,按照祝纓的安排,侯五挑了人,不斷地往南探索,已經到達了海邊,确實有海。但是别業裡沒有人懂煮鹽的事兒,她正在設法尋找這方面的人。竈戶多是為國家辦事的,且煮鹽還需要鐵鍋等等,她也不太懂,正在設法了解。還好,現在有小江幫忙參詳。
祝纓于是提筆寫信,一封給花姐,另外卻是給趙蘇、顧同,讓他們找制鹽之法。這二人都是朝廷官員,以祝纓在朝廷裡的關系,考評都是中上,穩穩地攢着資曆,正等着升遷,官場上的人,辦這些事也是方便。
她又給蘇鳴鸾寫了一封長信,交給蘇晴天。其餘信件又派了祝文帶着兩個人與蘇晴天一同南下,祝不止要送信,還要再去新梧州代祝纓看一看。
她自己則又請示宮中,梧州人要建新會館,此事需要報與歧陽王,申請帶着蘇喆、林風再見歧陽王。
批複還沒下來,劉松年先派人送了張帖子給祝纓——過來,聊聊。
第318章
踢走
祝纓剛從鴻胪寺回到家裡,堵門就拿到了這張帖子。若是别的帖子還能猜上一二,劉松年這張帖子實在是奇怪。
奇怪的不是“過來”而是“聊聊”。自去年起,她到劉松年府上就是倆人對坐一會兒,兩人都懶得說話。有時候她連帖子都不會下直接奔到劉松年家就行。劉松年那兒有時就是一張空白帖子寫個名字,她看了也就過去了。
從沒有說過“聊聊”,他們也基本不怎麼聊了。
祝纓馬上答應了:“我這就去。”
她回房換了衣服,提刀上馬,帶着胡師姐等幾人往劉府而去。
做了丞相之後,劉松年就沒有以前那麼恣意了,不時有官員登門拜訪,又有學子投谒。劉松年也不能像之前那樣趕人,但是他會耗,耗得大部分人絕了心思。士林裡都覺得他透出一股說不出的味兒來。
祝纓到劉府的時候,劉府比往常還要安靜一些,到府就被請到了劉松年家臨水的小榭中。
劉松年已經換下了朝服,一身道袍,坐在榻上,不遠處燒着盤好的艾草。夏時天長,光線不錯,劉松年指指對面,祝纓撩起下擺不客氣地坐在了榻上,将刀順手一擱,自己給自己倒了杯茶,順手給劉松年的杯子也滿上了。邊喝邊看劉松年。
劉松年說:“外戚都要給你面子,你看我幹什麼?”
換個人可能都不知道他在說什麼,祝纓道:“啊?哦,我曆任上司對我都不錯的。”
“我說的是安仁。”
“那不我上司的親娘麼?也是上司家。”
“放屁。”劉松年下了個幹脆的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