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1頁)

  就沒有一件順的!滿眼都是不合意的!

  皇帝說一句,大臣們有一百句等着他,皇帝壓根兒理論不過這些人。倒有一個人必能辯倒這些人,可惜,一入二月,劉松年遞了奏本,要休緻!

  太子站在朝上,一會兒往上看、一會兒往下看,心道:黏得膠手?

  不!這就是個巨大的蠶繭,捆得人不得動彈!

  太子有些同情自己的父親。

  直到皇帝說:“我的次子已經十四歲了,是時候封爵開府了,丞相且為我分憂,為他挑選王傅、屬官。”

  什麼鬼?!太子僵住了,他的二弟弟是庶出,年紀小還沒封爵,所以不在朝上。一旦封爵了,就能上朝。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還沒有詹事府呢?憑什麼他先開府有僚佐?!!!

第333章

私淑

  祝纓沒忍住,擡頭看了皇帝一眼。

  周圍所有的人都做了與她同樣的動作。

  朝會有禮儀、面聖有規矩,皇帝坐在高處,下面的人也不能仰着臉看他,都要把視線微微向下投,以示不敢直面龍顔。

  皇帝猛一下看這許多人拿臉對着他,也覺驚訝,難道這要求很過份?皇帝認真想了一下,他是皇帝,兒子十四歲了,封王開府這要求不過份呐!孩子十四了,半大不大的,哪能總在宮裡養着呢?得放出去見見世面。

  既然開府,就得給配齊了人手,也正可借此機會拔擢一些可用之材。最近一個月,朝上這些大臣很多事情都不肯好好配合。若說國家大計要慎重,你駁也就駁了,如何一點小事也要給皇帝找不痛快呢?

  我今設法再尋一些新人來,讓你們知道,皇帝可不是能夠由大臣随便拿捏的。

  皇帝道:“怎麼?我的兒子,難道不該封王開府?”

  劉松年奏本都遞了,早就打定主意盡早休緻的,聽到這一句又忍不住回他:“當然不是,隻是現在不合适。”

  太子舒了一口氣,劉松年是個有辦法的人,以最近一個多月的經驗,皇帝的話如果丞相要反對,多半皇帝是幹不成的。

  皇帝皺眉道:“這有什麼不合适的?”

  施鲲出列,又摸出一個奏本:“陛下,今太子已立,太子居長,皇子居幼,東宮曾未設詹事府,他子如何得先開府設署?臣請陛下先為東宮設府,再議其他。”

  王雲鶴出列:“臣附議。”

  劉松年也說:“臣附議。”

  不用任何串聯,所有人都正面皇帝:“臣附議。”

  太子用力咬緊牙關,才将笑給憋了回去,他連忙低下了頭。

  新舊交替需要做什麼通常有個慣例,或早或晚總脫不了那些事情。政事堂雖然忙,并沒有忘掉還有個太子。哪怕皇帝現在不講,政事堂也已經準備好這兩天向皇帝提出把東宮的架子給搭起來。

  皇帝一開口把事兒給扯偏了,施鲲是政事堂資曆最老的那一個,當仁不讓地出來把皇帝給否了,順手拿出了準備好的提案。凡上朝的,雖各有出身、利益,此刻卻出奇地一緻,無一人反對政事堂,都跟着政事堂頂皇帝。

  宛如當年為立太子熬先帝。

  皇帝看了太子一眼,太子低頭垂手,看不着臉上的神情。

  皇帝端坐不語,丞相帶頭,一衆朝臣也站着不說話,當事人太子也安靜地站着。

  良久,皇帝道:“事關重大,須徐徐議來,何人堪為太子師友,何人堪為詹事。”

  朝臣們也見好就收,應了一聲,各回班列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