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第5頁)

  陳放道:“叔父費心了。”

  “哪裡哪裡。”

  施别駕做出一點點嶽父家親戚滿意的情狀,與陳放先話家常,問了施鲲的身體之類。陳放道:“都好。”

  因施季行是大理寺的少卿,由他做引子将話說到了祝纓身上。

  陳放道:“祝叔父素來寬和機靈、有勇有謀,念舊情,父祖都說他是值得相交之人。魯王謀逆時,是叔父及時通知的太子,又與劉相公守在先帝榻前。當時小侄也在,叔父格外在今上面前提到了小侄。”

  施别駕聽了兩耳朵的祝纓的好話,陳放又說了好些祝纓的事迹。最後說:“叔父做事,向來不會虧待自己人的。不過,他老人家從來一是一、二是二。劃下的道兒,也不容别的去試探。向來恩怨分明、賞罰分明。”

  施别駕道:“如今王、鄭二相,咱們這位天使,究竟是個什麼章程?看他行事,有些像王相,然而,似乎又與鄭相有淵源。”

  陳放微笑道:“叔父是陛下的大臣,隻知依法而斷。您隻管放心,他是個公平持正的人。”

第360章

奔波

  祝纓一夜好眠,第二天起身時,祝青君等人也都陸續起來了。

  行轅的夥食比在祝府也不差,蘇喆挾了片脆藕,嚼着嚼着眯起了眼睛,味道不錯!

  林風道:“有這麼好吃嗎?”

  蘇喆道:“你不懂!”

  兩人拌了兩句嘴,看祝纓在默默地吃飯,忙也不說話了,加快了進食的速度。當堂五間,祝纓在正中吃,北地子弟們都散在兩邊的隔間裡。這邊安靜了下來,那邊也沉默地吃着,一時之間隻聽到碗筷相撞與人類咀嚼的聲音。

  等到所有人都吃完,随從們撤去了碗碟,祝纓才說:“都加緊做事。你們幾個,将本地的狀紙收一收,分類,看一看。遇到不會寫字的,也安排人将他們的事記一下。做完了,換下一個地方。順便打聽一下當地的士紳風評。”

  蘇喆等人忙說:“是。”

  祝纓又問刺史們送她的禮物在哪兒,祝青君道:“照您的吩咐,隻酌情留下了一些,其餘的已經退回去了。我這就去拿來。”

  祝纓道:“不用,我親自去看,忙你的去吧。”她略提高了一點聲音,讓所有人按照分組做事去。

  她自己卻叫上了金良,到了暫時存放物品的房間。

  金良道:“便是都收了,也沒什麼。你跑這一趟這般辛苦,這些官兒,事都幹不好,還要你操心,是該着他們孝敬你的。”

  祝纓苦笑道:“北地這個樣子,拿了于心不忍,不拿麼……他們得吓死。又壞了‘規矩’成了異類,就更加辦不成事了。我手上有什麼?就那四十個小子,還是這個月現攢的。得‘合良道:“就沒有清廉又能幹的?”

  “清廉的少,能幹的也少,既清廉又能幹的就更少了!事急從權,隻好要個能幹了。不說這個了,幫我看看,咱們得給鄭侯挑些見面禮。”

  金良聽了,不由自主地微笑了一下。

  兩人挑選禮物,金良道還猶豫着,不能把祝纓的東西都搬給了鄭侯。祝纓看了出來,道:“你隻管選,要說都搬去也行。他什麼樣的好東西沒見過?這些我還嫌薄了呢。”

  金良道:“君侯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府裡待你與别人也不相同的。你一向有心。”

  祝纓道:“當年鄭侯也沒少給我好東西。”禮物也沒有特别的貴重,不過她又讓銀文去買了些豬羊果酒,好散給鄭侯的行轅。不在乎有多少,但是得有。

  做完了這些,祝纓對金良道:“勞你監督收拾禮物。”

  金良痛快地答應了。

  祝纓則回到了臨時的書房,鋪開了紙筆,祝銀上前道:“大人,我來吧。”說着,便開始給祝纓研墨。

  祝纓起初寫得很快,是一些要在北地發的公文,先是行文四州,她來了,是來幹什麼的,要百姓安心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