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第9頁)

  他說的也都是實話,他領的是官軍,不是土匪。有時也有将領縱兵劫掠百姓以振士氣,但那都是為了勝利。沒打赢,對外無能,發現搶百姓比打胡人更方便,這兵就廢了。且騷擾百姓太過,日後被人翻舊賬就不好了。

  祝纓道:“那?”

  鄭侯道:“把狀子留下,我來辦!”

  “哎。”

  鄭侯看了她一眼,又變了一副表情,好像剛才生氣的不是他一樣。他對祝纓道:“說到糧草,我倒不愁戶部不撥給我。不過……”

  “您吩咐。”祝纓說。

  鄭侯緩緩地道:“北地轉運,你得盯着。”

  “沿途驿路,我走過的都不錯。”祝纓說。

  鄭侯搖了搖頭:“天冷了,他們征民伕,未必适應北地寒冷。再者,大軍駐紮,又分幾處,還要分派。缺人。我讓他們下面征發民伕,個個推三阻四。”

  祝纓道:“巧了不是?這個我倒有準備的。往年往京城去的民伕有多少,今年給您運糧的就有多少。我預留了。可是北地人口損失有些大,這些人您随便用,可不好有損傷,咱還得接着使呢。”

  鄭侯聽她有準備,輕歎一聲:“你要是修習兵事就好了,何至于我如今手上無人可用?”起碼後勤辎重是不用自己太操心了。自己接手之後才發現,這群兔崽子被王雲鶴修理是真不冤!他自己用起來都不順手!

  祝纓道:“我不行的,我的長項不在這頭,學了也得改行。還得是您。人,用進廢退,如今打起來了,必有錐子冒出來。以您慧眼,必能看見的。我先給您道一聲喜了。”

  鄭侯終于笑了一下,道:“但願吧!我看着也得有人能出頭了。”

  祝纓又陪他說了些話,道:“您要用人的時候,先知會我一聲兒,我好安排一下人手和交通。今冬要修水利,不然明年春耕又是麻煩。再歉收,恐怕要有些騷亂,到時候還要累得官軍平叛。就怕再疊上胡兵,不方便。運糧要用到驿路,一旦堵塞,南北消息不通,也易誤事。”

  鄭侯道:“好。”

  祝纓此來就為談妥這幾件事,她還将北地的糧草留了一點盈餘,又預備了一些冬衣,這些都是為官軍準備的。現在鄭侯能支應,她也就不說,留着以後或救急,或談條件用。

  她到最後又說了自己對胡人的憂慮,鄭侯道:“我已派斥侯探查了,他們仿佛起了些争執。也虧得他們内讧。”

  他沒說後半句,胡人如果繼續南下,他一時也難打赢——手裡的牌有點爛。

  祝纓道:“内讧?”

  “仿佛是胡相責怪某部不聽号令,放火燒糧而還。”

  祝纓道:“壞了。”

  鄭侯點了點頭:“我倒甯願他殘暴。”

  兩人感慨一回,吃過了飯,祝纓向鄭侯告辭。

  鄭侯轉眼将犯法的士卒拿出來,或斬首、或鞭笞,又罰了他們的校尉,加緊操練兵馬。

  …………

  祝纓回到行轅,恰逢朝廷對她的批複來了:可。

  随同而來的還有一疊告身,都照着她的要求來的,朝廷沒有與她讨價還價。如今再難找出一個像她這麼幹脆利落能穩住北地局勢的人了,王雲鶴與鄭熹很快達成了一緻。

  随同文書而來的還有鄭熹派人送來的一封私信,信中讓她多多配合鄭侯,為鄭侯分成。鄭熹的信寫得十分的誠懇,寫鄭侯年紀大了,他身為人子還要讓老父親奔波千裡,内心十分愧疚,雲雲。

  祝纓于是又行文一件發往京城,寫明已與鄭侯會面,鄭侯提到了民伕的問題,自己已經着手準備了。

  然後,她調回了丘一鳴,命他大張旗鼓地返回家鄉宣谕:四城暫時任命的官員,如今已有了出身。

  丘一鳴動身後的第五天,祝纓叫來了陽刺史:“咱們也該準備考一考他們了。你今年原準備的貢士,願意考試的,也來考一考,我都一視同仁。考試的地方,就在官學裡吧。桌椅都是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