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是糧饷,凡兵刃、铠甲、器械,也這麼重複算一份。是額外給錢。
沒有鄭侯在上頭,她說話也就更随和了一些:“我不從中取一文錢、一粒米,都撥下去。我的人如果有手腳不幹淨的,隻管來告訴我。諸位的營中,我也要抽查,每人每日口糧我給足了,他們要是吃得不夠份量,我就把貪墨的人煮了,到時候大家記得來分一杯羹。”
小冷将軍聽了就笑道:“好,我幫你劈柴。”
金良便也湊了一句:“我來燒火。”
接着,祝纓又行文給戶部,寫了自己的計劃,以及軍中的實情——現在水分擠差不多了,發錢。然後是給吏部,既然是她要辦事,就得給她的人“名份”,将十名北地子弟與兩位北地賢達又授了官。
祝青君等人都親自押運,隻要朝廷撥來的錢糧,必能原樣、如數到各營,交割清楚。忙了個腳不沾地。一切井井有條,鄭侯省了許多心。
天氣又漸漸回暖,開荒的事又要開始了。整個大營就看着祝纓的營地裡人流不斷,個個步履匆匆。
祝纓向鄭侯告辭,回到了行轅。
第365章
請命
“對,以後你們的家人過來,便是住在這裡。沿這條河往東,這一片,到那邊那個土垅,都是你們的地。人來了,開出了地,我再與衙門裡的人過來為你們登記造冊。”祝青君耐心地對一群老兵說。
一個老兵突然問道:“你做得了主?衙門聽你一個女娃娃的?”
祝青君安排他們這一隊兵士忙了一個上午了,已解釋得口幹舌燥,聽到這個疑問,她也沒有特别的生氣,類似的話她已經聽了許多遍了。此時也拿出說了許多次的解釋來:“大人派了我活計,自然能安置得了你們。信不過我,也該信得過大人。”
老兵們這才點點頭,慢慢地散去。
祝青君抄起腰間的水囊,灌了一大口冷水,冰水入喉,心肺一片清涼。
她收起了手上的圖紙,翻身上馬,與幾個同伴一同回到行轅,天色暗了下來,一天的工作結束了。她得回去再把今天的事情整理一下,與蘇喆等人碰個頭,把進度報上去。
回到了行轅,燈燭已經點了起來,她們簡單地碰了個頭。林風道:“回來啦?就等你了。你每天都回來得晚些,是遇到什麼難事了麼?”
祝青君搖了搖頭:“沒有。”
“那走吧,陳大郎也回來了!項二還把項漁那小子帶來了,顧大哥今天也過來回事,今天一定有加菜!”
到了堂上一看,位子多了四個,正在往桌上擺的菜也多了兩樣,從四菜一湯變成了六菜一湯。
出門在外,祝纓吃飯越發的簡單了,量是足夠的,樣式卻不是很多。她也跟大家吃一樣的,也沒人說什麼。她覺得四菜一湯已經不錯,今天加到六個菜,堪稱奢侈。
認識的人彼此打了個招呼,顧同與卓珏正親密地說話:“怎麼樣?學着不少東西吧?我可羨慕你啊!能跟在老師身邊。我有好久沒有聆聽教誨了。”
卓珏整天累得像條死狗,眼睛倒還亮,話卻說不大出來了——幹這活兒,費嗓子。
他氣若遊絲地說:“這些兵,嗓門兒太大了……”
想給一群大嗓門兒解釋清楚、安排明白,他不得不擡高調門,日複一日。
顧同直樂,拍着他的後背說:“累是累,可是值啊。”
陳放那邊同項樂正與項安說話,項安道:“阿漁與二郎同住吧。”
項樂道:“好。”
陳放道:“我要有個侄子,也該帶過來的!”言語之中頗多惋惜。
他與項樂路程比顧同短,回來得卻比顧同要晚,兩人在京城一番活動,陳放見父親、見嶽家,又與親友,項樂則要與趙蘇碰面,又為祝纓在京城辦一些事。他因這次北上的機會,被祝纓趁機保了個官身,消息傳到老家,整個項家都喜氣洋洋的。
項大郎當機立斷,把長子項漁給踢到了京城,讓項漁相機投奔二叔項樂。項漁到京之後,先把自家生意理了一理,正琢磨着購買幾百石的糧石,作為“軍資”樂捐一下,以此為由去找項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