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2頁)

  說着,他直直地盯着趙蘇。

  趙蘇會意:“鴻胪寺隻與可堪造就之人議和。”

  “哎~什麼議和?不能自己主動說。”

  “是。”

  祝纓道:“他是個心裡有數的人,何況也不能将兩國交兵的大事都寄托在宮闱争鬥之上不是?還是說說咱們的事吧。他們倆忙他們的,咱們準備咱們的。”

  冷侯道:“我怎麼看着你有點兒着急呢?你如今與我不同,我麼,還是想早些大勝班師的,你身為節度使,多留一時是一時,正是施展本領的時候,在北地多養兩年,名望就更紮實啦。”

  祝纓笑道:“抱負誰都有,但現在情勢不對。我十二歲進京,能走到現在,就是從不空想。眼下還是盡力結束這場戰争,對大家都好。所以啊,不能單把勝負交到他們手上。用一切可以用的辦法吧,沒準兒哪一條就能成了呢?可無論如何,打鐵還要自身硬。”

  冷侯道:“是啊!不過啊,京城,啧!”

  祝纓笑笑:“北地冷得快,冬衣您這兒要補多少……”

  …………

  祝纓一路蹓跶,将北地又巡了一回。

  路過農家,又詢問他們過冬的衣物情況,北地這麼冷,窮人的冬衣卻很困乏,每天冬天,總有一些凍死的老人。

  “今年已經好一些了,”羅甲秀說,“沒有加征。吃得飽一些,自然就能多活一點。”

  大部分的官員都比較勤勞守法,其中羅甲秀十分的優秀。不但沒有私自加征,也沒有翻新府衙,還親自往鄉下跑,核實各地情況,兼與駐軍協調。

  他比顧同做得都好。

  祝纓道:“隻還是缺衣食。”

  兩人都是歎息,他們兩個人再努力,尋常窮人的冬天還是非常難過的。哪怕是豐年,窮人都不免一年不如一年,直到改天換地,新朝雅政松一松手,讓人喘口氣。

  何況是北地?

  羅甲秀道:“還是要想辦法。”

  然而時至今日,還是束手無策的,他能做的就是自己清廉一些,對下面的監督嚴格一些。若說其他,終是力有不逮。

  祝纓道:“那就置換吧。”

  “咦?”

  祝纓想了一下,道:“不能虧待了将士們,得給他們置辦冬衣。淘汰下來的舊的,取出來分發了吧。不過也是杯水車薪。”

  “那也夠了,”羅甲秀突然高興了起來,“赤貧老者數目也不多啊!雖是舊衣,能禦寒就行。不愧是您,我便沒有想到這個。”

  祝纓道:“不是我比你高明,是軍中不歸你管。我在一日,你有差不多的想法,隻管對我講,咱們看看能不能實行。”

  羅甲秀笑道:“好!”

  祝纓如果巡視了一圈,在邊境上又見到了姚景夏。他蓄了兩抹須,臉黑黑的,眼睛微亮。他身上的皮甲有的地方磨得發亮,有的地方又舊得陳舊黯淡。

  他的父仇也算是報了,當時是混戰,也隻知道是某部的人殺了他父親,具體是誰,不清楚。他至今殺過的敵人數目早已抵消,唯一的遺憾是不知道具體的人。

  他因立功,如今是本城武官之最高者。祝纓将他打量一番,不得不說,這些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比葉将軍手下的兵要更精幹一些,氣勢也更足。

  祝纓詢問了他的人員、補給等情況,又問對面胡人的訊息。

  姚景夏道:“前天有小股試探。這幾年來他們總是這樣,貓一樣,一會兒來撓一下,一旦煩了不搭理當成尋常,就狠狠來一下子,讓人見血。咱們也都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