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第8頁)

  她是何等靈敏的一個人?當年,冼敬與她談過梧州的麥種,窦朋又她談砂糖,此外又有鹽、茶、鐵之類,還有各地的特色貢品。這些東西九寺、内侍局之類也能管一部分,戶部卻都能明正言順地插手。

  既知各地物産,可做的文章就多了。

  不知哪位前輩的遺澤,戶部除了放貸、收租之外,還掌握着幾樣交易,都是做老了的幾家商人去代辦的。譬如某地産絲、質量極佳,就由這些人往那裡去收絲再往他處販賣。這樣的信息,是許多商人完全無法掌握的。

  葉登笑道:“正是。”

  祝纓道:“先清查一下,以往有沒有舊貸,利息是不是太高。不能殺雞取卵。”

  李援稍有些為難,道:“那……就怕牽一發而動全身。”

  祝纓道:“理順了,接下來幹什麼都會順利的。也是趁勢把一些有的沒的給翻篇,接下來恐怕會很熱鬧。别在陰溝裡翻船。”

  李援道:“是。”

  吃過飯之後,稍做休息,三人又開始處理公務。祝纓已經恢複了平靜,葉、李二人見她平靜,又肯擔責,他們比她還要平靜。

  直到祝纓說:“今年的節餘也太少了……”

  葉登才說:“那個,北地的租賦,不是免了麼……”

  李援咳嗽了一聲,祝纓也回過味兒來,當然是免了啊,她知道,還是她争取的呢!現在這個窟窿扣她頭上來了!

  祝纓道:“哦,知道了。”

  預算不是一天能做出來的,到落時,三人不約而同地停下了手,各自回家,換衣服去王雲鶴家吊唁去。

  …………

  祝纓出了皇城,騎上馬往自己新府走去。不長的一段路,途中竟聽到了哭聲。

  小販們收了攤子,也有老人倚着大門抹淚。聽到馬蹄聲,他們擡頭看了她一眼,又别過頭去。

  祝纓鞭馬回家。

  祝家的人都知道祝纓心裡對王雲鶴很親近,都不說笑。家裡已經為祝纓把素服給準備好了,項安道:“奠儀,與送往鄭家的一樣,可以麼?我又多備了一些,不夠再添。”

  祝纓道:“多取些錢,翻倍。”

  “是。”

  王雲鶴家裡不窮,但也比不上鄭家。祝纓還有一個擔心:皇帝看起來對王雲鶴并不很滿意,則在王雲鶴身後事上,就不會額外再給他什麼。

  到了王府,祝纓擡頭看了一眼門楣,又低下了頭。王雲鶴兒孫不少,但派了在老家的、外出做官的都來不及趕回來,在眼前的隻有一個王叔亮。好在有冼敬、餘清泉等人都過來幫忙,又有鴻胪寺沈瑛親自帶人過來張羅。

  祝纓與他們打過照面,祝青君遞上了禮單,王家管事接了。王叔亮哭得頭發也亂了,冼敬像是八天沒睡過覺,餘清泉卻還有些不忿之色。

  祝纓對王叔亮道:“還請節哀,相公走了,家裡的事兒現在都落到了您的身上。”

  王叔亮道:“我如今不管别的,隻要家父入土為安。”

  祝纓又遞給他一疊紙:“這裡還有十簍茶餅,二十匹白布,豬若幹、羊若幹,餐具瓷器、茶具杯之類,都在這裡了,您看着府上先應急用。”

  “這……”

  祝纓道:“我在鴻胪寺呆過,朝廷為官員治葬,物品未必齊全了。便是有,數目上也未必夠用的。撥了錢帛,現買,也得找着貨不是?派人拿着這些,到鋪子裡直接拿貨就能用。都是我在京城這些年用過的,好用。”

  辦過葬事的都知道,這個時候普通消耗品的用量會是平時的幾倍、幾十倍,即使以相府之尊,也不能每樣東西都囤夠了。王雲鶴不是貪官,有錢還要周濟一下親族,身後事必然會有不足之處。

  祝纓是不指望别人能把王雲鶴的後事辦好了,他們不在葬禮上打起來就不錯了。她在鴻胪寺呆過,也幫過溫嶽辦葬辦,經驗很足。所有需要的,都給準備好了。王家人拿着提貨單子,對着上面的地址去取貨就成。拿來就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