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第3頁)

  是了,不但祝青君,連蘇喆、項安,回來之後都沒有個合适的位子,也沒有正經事要讓她們做了。蘇喆還好,她是阿蘇家的繼承人,項安如今也是“賦閑”。

  祝纓道:“我知道了,你的事,我來安排。青君、三娘,過來一下。”

  祝青君、項安被召到了書房,項安先說:“大人,女子之身有個官職已是千難萬難,大人如今事情又多又忙。您還是先顧自己,隻有您穩了,大家才能好。”

  祝青君跟着點頭贊同。

  祝纓道:“說什麼呢?有事給你們辦。”

  項安忙說:“請大人吩咐。”

  祝纓問道:“離開京城兩年了,路還熟嗎?人還認識嗎?”

  項安微笑道:“回來也有一陣子了,怎麼敢就荒廢了呢?”

  祝青君道:“我已把京兆又巡了一遍了,大人是要找人?辦事?還是打聽消息?”

  祝纓道:“都還記得魯王嗎?”

  “是!”

  祝纓微笑道:“知道魯王家當年有多少人,他們的下場都是什麼嗎?”

  項安道:“那是大人辦的案子,魯王謀逆,但念在是先帝骨血,是阖家流放……可是,江湖傳聞,他們流放途中被陛下派使者賜死了。”

  祝纓點了點頭:“知道就好。你們把當年的後續傳出去。再悄悄地往京城傳一個消息,當年,有人活了下來。”

  項安與祝青君雖不知為什麼要這麼做,但都沒有猶豫地說:“是!”

  祝青君問道:“隻說有人活下來了嗎?活的是什麼人,有什麼圖謀?還請大人指個方向。”

  “一個不甘心的冤鬼能說什麼呢?明诏赦免死罪又暗中對兄弟下殺手的人,算個什麼東西?”祝纓說。

  項安與祝青君道:“是。”

  “要傳得不留痕迹。”

  “是。”

  ……——

  這大概是魯王這輩子最有用的一次了。

  隻消一天,京城裡就傳出一些謠言來。

  傳說,皇帝刻薄寡恩,殘害手足、虐待侄子,派人謀殺了已經定完罪流放的魯王一家,連小孩子和女人都不放過,個個死狀凄慘。

  描述得十分翔實,什麼腹痛三日,哀嚎而亡。什麼小孩子拖着斷手斷腳在地上爬行之類。

  魯王,在京城的名聲臭大街,全家沒幾個好人,仆人裡壞人也很多。但是!魯王的幼子,一個隻有周歲的嬰兒被這麼殘害,這就讓正常人聽不下去了。太過份了!

  皇帝不應該是天下道德的楷模麼?外寬内忌,心思歹毒,不念手足骨肉之情,怪不得當年先帝猶豫好久不想立他當太子呢。瞧瞧,這一登基就這麼對自己的弟弟。

  傳說,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讓魯王的一個兒子活了下來,為人所救,養傷養好了,最近回來哭先帝陵,要向祖宗告狀帶皇帝下去呢!

  流言以完全想象不到的速度傳播開來,完全找不到源頭,它傳得太快了。許多人嘴上說着“魯王也太冤了”,心裡想的卻是“皇帝沒點兒人情味兒”。然後又添上一些自己的想法“怪不得前些年風調雨順,這幾年天災人禍”以及“怪不得陛下之前病了”。

  宮外的舌頭嘴巴在動,朝上的嘴巴舌頭也沒閑着。又是争吵的一天。皇帝想要強制把王雲鶴的谥号給定下來,冼敬等人如何肯服氣,據理力争,把皇帝氣得拂袖而去。

  隔了一天,在宮外有宅子的宦官就聽到了“魯王家還有人沒死,親眼目睹了親人死亡的慘狀,哭号着回來要向先帝廟控訴皇帝無道失德”消息,他們着急忙慌地跑回宮裡,将消息報給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