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第1頁)

  “這可不是犯案子!”

  施季行一聽“案子”就頭疼,王氏的案子他可算是“查清”了,事情比江政報的還要令人惡心,根本就壓不下去。“如實”報上之後,怎麼也得殺倆,再判罰。

  判完了,王大夫還沒怎麼着,餘清泉等人就把他誇了一回,說他“不畏豪強”。

  我用你誇嗎?!!!

  施季行将頭一縮,死活不肯理會這件事。

  丞相與皇帝争執起來,窦朋堅持不能殺這麼多的人,并且建議,除了匪首等幾人,其他的,給他們流放“實邊”,拖家帶口去北地屯田。

  皇帝要求殺一儆百。

  窦朋堅定地說:“殺一儆百,也不用殺這麼多人。臣曾任地方,知治理之難,當此之時,官軍取勝,地方當地安撫為主。以和為貴。”

  大臣們都不太希望多殺戮,李侍中也說:“上天有好生之德,殺伐太重,有違天和,恐有災禍。如今年景不佳,還請陛下三思。”

  魯太常道:“便為懲罰,也當有所區别。”

  穆成周本來是想附和皇帝的,但是太子對他搖了搖頭,他又縮了回去。

  祝纓出列說:“如此快速平亂,齊王也能早日還朝。”

  皇帝拗不過,悻悻地道:“但願他們能體諒你們的一片苦心!”

  所有大臣又拍皇帝的一記馬屁:“陛下仁德。”

  皇帝不太開心地宣布散朝。

  鹽州刺史被貶,需要一個新刺史,冼敬瞅準了機會,向太子建議,以江政為鹽州刺史。他覺得,江政是自己一路人,如果江政再回去當别駕,不免要被刺史掣肘,幹不出什麼事兒來,因此為江政争取了一個刺史。

  太子也是這麼想的。

  陳萌見江政做了鹽州刺史,趁着拜年往姚臻家去了一回,為兒子謀了個鹽州别駕。姚臻不明白,陳放才從北地回來在清要的職位上幹了沒多久,怎麼又要弄出去?陳萌卻說:“趁他還年輕,我還在,出去走走不是壞事。”姚臻向他說明,這不是個好差使,陳萌依舊堅持,姚臻見狀便不再勸,同意向皇帝提議把陳放再派出去。

  而趙蘇,終于在正月裡趕回了京城,陳萌正好安排兒子見趙蘇一面,請教一下鹽州的情況。江政也是這麼想的,他往趙蘇家裡投了個帖子,門上告訴他,人去了祝府,他便在門上等着。

  即使家裡住的是祝纓,也不會讓江政在門房等,現在住的是趙蘇,祁娘子就更不敢讓他在門口等了。請他到了廳上坐着,派了人去祝府看趙蘇什麼時候回來。

  趙蘇正在與祝纓說話:“鹽州産鹽,竈戶最苦,所以打起來也很兇悍。義父提過要讓梧州百姓吃得上鹽,小妹說起梧州制鹽不精,鹽州是鹽池,方法應該差不多。

  盜匪裡也有竈戶,鹽州也有想離開的竈戶,怎麼遷徙到梧州,還請義父示下。”

  良民都有戶籍的,哪怕是工匠,也是在冊的,普通人一般不給随便遷徙。盜匪怎麼安排,朝廷那兒盯着呢。

  趙蘇自己不太能辦得到,祝纓就不同了,全國戶籍歸她管。“誤打誤撞”陳放還要去鹽州了。

  “我來安排。”祝纓說。

第388章

撕扯

  祝纓與趙蘇說了一會兒鹽州的事,祁娘子打發的人就來了。

  祝纓笑道:“家裡有事就快回去吧,江政才任命鹽州就找到你,可見是個有心人,不妨與他聊聊。”

  “是。”

  江政的所做所為趙蘇知道,以為江政至少不是個傻子。有腦子的人,就值得結交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