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第6頁)

  穆皇後才告辭而去。

  待穆皇後走後,皇帝又睜開了眼:“杜世恩!”

  “在。”

  “這兩天,他們、都做了什麼?”

  杜世恩不敢有所隐瞞,一一說給皇帝,皇帝聽了,閉着眼睛,好一陣兒才說:“也還罷了。”

  他終于放心了,又複沉沉睡去。

  此後,他的身體愈發不如之前了,朝會也變成了五日一次,平常日子他也不上朝。本次事件窦朋處置得宜,皇帝日日都要見他,聽取他對政事的彙報。

  陳萌、祝纓、姚臻等人,連同皇帝信任的李侍中、時悉、穆成周也經常得以面聖。在這其中,又夾了齊王、衛王等宗室。

  衛王趁機進言:“陛下,大臣各為私利,恐不能為陛下盡心。一旦有事,他們各有主意,誤事不說,恐怕另有肚腸。還是自家人更可靠。譬如禁軍……”

  皇帝睜開了眼睛:“禁軍。”

  “陛下的安全比什麼都重要。”

  皇帝沉吟良久,死死盯着衛王,說:“也是大臣,勸谏先帝。”

  “啊?”

  大臣也曾一心,請先帝立他為太子的。

第393章

雙璧

  祝纓緩步走向大殿,皇帝還在養病,她依舊是可以經常見到皇帝的人之一。

  天氣很熱,夏天還沒過去,隻在外面行走了一陣,便覺得身上的衣服已經被陽光烘得幹透了,接下來,就是皮膚往外滲出汗液,如果走快一點,在到大殿檐下的時候,汗水還不至于太多将外衫也給洇透。如果在外面等候得久了,就要變成一隻水鴨子了。

  一個小宦官迎了出來,打腰後抽出一把腰扇來,展開了,一面給祝纓扇風一面說:“祝大人,陛下正在與窦相公、姚尚書在裡面說事兒,就快說完了。”

  祝纓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又向他道了謝:“天兒熱,總是要出汗的,别這麼忙啦,留着力氣伺候陛下。”

  小宦官笑笑,依舊給她打着扇兒:“陛下跟前有人、有冰,我也不是專管打扇的。在這兒陪着大人說說話。”

  皇帝的身體不能說完全不見起色,看着也不像是能夠繼續活蹦亂跳的樣子,接見誰、見得多少就有了直觀的區别。到了這個時候,誰在皇帝面前得勢,誰受皇帝信任,一目了然。

  大臣看着宦官,宦官也看着大臣。互相估量着,彼此都要留一條後路。就像先帝的藍興一樣,藍興自打先帝去世之後便失了勢,如果不是還有一個幹兒子藍德在東宮,隻怕此時他在京城已是查無此人了。

  這個小宦官對祝纓如此關照,也不全因她得皇帝信任,還因祝纓與杜世恩之間還有一些不大能拿得到台面上來說的交易。傳聞中祝纓對藍興也還不錯,并不因先帝過世而與藍興一刀兩斷。小宦官是希望與祝纓這樣的人有點交情的。

  祝纓耐心的站着,穿過長廊的風與小宦官手中扇子帶起的風為她帶來了清涼。祝纓等得并不焦慮,她能猜得到裡面在說什麼。

  皇帝身體的原因,聲音不大,并不能傳到殿外來。但姚臻、窦朋同時在内說的約莫就是官員的任命問題了。柴令遠等人在大殿上打的那一架打飛了他們身上的官職,這些都是要替補的,如今各方面争搶的都很厲害。

  祝纓也與姚臻在私下勾兌了幾個人,她所推薦的多半也還是南人出身。梧州的官學生,凡她已經認識的、認為合格的,已經任命的差不多了。南方别的州的士子也互相攀着老鄉的關系想走她的路子,想從她這裡獲得一官半職。

  祝纓在心裡盤算着名單,菁才不易得,踏實肯幹的人還是有的,即使是個普通人,也比無所事事的纨绔或者叫驢強,至少人家能做事。

  眼下朝廷缺人,也不缺人。不缺的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的人,缺的是人才。無論是蔭官還是舉薦,目前的質量都不如以前了。

  殿内,姚臻雙手将一份名單遞給杜世恩,杜世恩捧到皇帝面前。

  皇帝說:“念。”杜世恩展開了名單,一個名字一個名字的往下念,某人、任某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