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第1頁)

  穆皇後坐在皇帝的病榻前,旁邊一個張婕妤将藥碗放下,避到了屏風後面。

  皇帝道:“來得正好,冊封恭安公主的使者,你看哪個更合适呀?”

  窦朋道:“楊靜吧。”

  皇帝笑道:“不錯!極好。”

  楊靜長得也好看,地位也不低。

  窦朋又看了穆皇後一眼,不客氣地說:“陛下,陛下的事說完了,該說臣的事了吧?”

  “?”

  窦朋毫不客氣地向皇帝參了穆成周一本:“穆成周辜負聖恩,自掌吏部以來,賄賂公行,任人唯親。與李丞相屢次相争。請黜其職!若陛下體念貴戚,可高其爵、厚其祿,不令視事。以免陷其于泥沼。”

  穆皇後的臉上有點挂不住了,她忍住了。娘家兄弟不争氣這事兒,她是知道的,但是,你不讓他做點事,他怎麼能夠鍛煉得出來呢?

  皇帝道:“穆成周如此令丞相不滿麼?”

  窦朋道:“非是令臣不滿,是他令國法不滿!”窦朋有備而來,列舉了穆成周一系統的錯事。譬如,某官員是因為冤殺無辜者被降的職,因為給穆成周送了禮,穆成周馬上給他調了個地方又升回去了。

  再譬如,某官員隐瞞災情,仍然如數征收賦稅以換取自身的前程,緻使境内百姓無法生活、紛紛逃亡。戶口數的減少,是不稱職的一大體現,穆成周仍然不追責……等等。

  穆皇後的臉色變得很差。

  窦朋卻不慌不忙地又說了另一番話出來:“乃至于收受賄賂,安插常永安入東宮。”

  皇帝問道:“常永安是誰?”

  “齊王母舅張某外室之侄。”

  穆皇後驚道:“什麼?!”

  窦朋道:“除常永安外,還有關某、董某等,皆使滲入東宮。”

  兄弟與兒子,穆皇後不必權衡便很快有了想法,道:“陛下,在家為舅甥,在朝為君臣!東宮是陛下的兒子,是儲君,不能讓穆成周随意擺弄。”

  皇帝點了點頭,問窦朋:“卿以為,何人可擔吏部之任?李丞相可以嗎?”

  李丞相懂個屁!

  窦朋道:“政事堂的事務已經很多了,臣解戶部兼職正因如此。若李丞相負擔太重,恐怕他不能兼顧,兩樣都做不好。臣以為,陛下不妨召施相公詢問。”

  皇帝對施鲲印象頗佳,道:“也好。”

  施鲲正在家中數池塘邊扶杖觀魚,他的内心也不平靜,一面慶幸自己跑得真快,一面又憂心這朝廷怎麼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了?窦朋在幹嘛?!!!

  聽到皇帝征召,也顧不得避世,匆匆入見。

  ……

  施鲲是休緻的丞相,皇帝給了他優待。人入宮門,便有内侍來傳旨意:許施鲲乘辇入見。

  施鲲謙辭數次,拜謝,被兩個健壯的宦官給擡到了大殿。

  大殿前,施鲲拄着杖往内走,他走得很慢,打着腹稿,一會兒要怎麼為皇帝給太子說話。太子雖然資質也是尋常,但是比皇帝還是要強一些的。施鲲看得出來,皇帝開始準備後事了,所以他願意容忍皇帝的胡鬧。

  人到了年紀,就是要為子女考慮,所以修王府、封公主之類,施鲲覺得很正常。同時,警惕一下太子,也是正常的。但是皇帝也沒有對太子做什麼,吏部侍郎還是太子母舅。皇帝也沒到發瘋。

  至于李丞相之類,等到太子登基了,給李丞相扔去挖墳。到時候鄭熹也回歸了,再拔擢新相。又是新朝新氣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