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會也想幹個二十年吧?”施鲲含笑問道,“不為自己,也要為子孫多想想。”
李丞相的臉上表情變來變去,道:“我要想想。告辭了。”
施鲲讓施季行送他出門,施季行見他心事重重的樣子,安靜地陪他走到府門外,不與他交談。眼見他上了車,施季行才折了回來,對施鲲道:“阿爹,他看起來不像是想休緻的樣子。”
施鲲道:“他最好能想明白,如此一來,我也能向陛下交差。”
李丞相心事重重地憋了幾天,這一日,秋風乍起,宮中賜出杖幾來給他。李丞相的謝表還沒寫完,皇帝就批準了楊靜的請求。
李丞相隻得無奈地上表請求休緻,皇帝痛快地同意了。
李丞相心中難過極了,扶着杖,站在政事堂裡,不舍地打量着這裡的陳設。窦朋等人也不來打擾他,由着他與這地方做最後的告别。窦朋心中升起一股凄涼之感,同情地看着他孤獨的背影。
幾人都很安靜,忽然,一陣腳步打破了這樣的甯靜——冷雲踉踉跄跄地跑了過來,冷侯死了。
政事堂大驚!
鄭熹問道:“可是屬實?!!!”
冷雲道:“我能拿這件事開玩笑嗎?我要見陛下!”
鄭熹道:“好!你隻管安排好家裡,别的不用你管,我們自會處置!”
冷雲點點頭,抹着淚又往宮中奔去請見。知會了鄭熹,就不用擔心冷侯的身後事辦不好了。
事實上,冷侯身後,極盡哀榮,一應禮儀都比着鄭侯當年的來,甚至比鄭侯當年更讓人悲傷。
連皇帝都親自去祭奠了一回,朝廷大臣、宗室貴戚們也都齊聚冷府。
祝纓與陳萌看着府中人來人往,忙忙碌碌,陳萌道:“除了缺一個丞相兒子,冷侯的身後也不比鄭侯差。”
話有些刻薄,祝纓卻比他還刻薄:“他一死,造反的人都安全了幾分。由此觀之,朝廷确該一大哭。”
老将已凋零殆盡了。
如今的将領,打過的最大的一場仗就是與北地胡人之間的戰争。那些人沖鋒陷陣的本事是有的,卻都缺乏“統籌”的經驗。他們隻聽鄭侯、冷侯定下大略,然後分頭領兵行動。此外還有一個祝纓,她倒是有統籌的能力,但又沒有前線領兵的經驗。
冷侯是最後個有這樣的能力、并且能力被證明的人了。
第一關,熬過去了。朝中武将,再沒有值得我忌憚的人了。祝纓暗暗地想。
第412章
心思
“不是還有葉将軍他們麼?冷平輝雖然有錯,但勝負乃兵家常事,此後他在冷侯麾下也将功折罪了。除了他們,阮将軍等人也不賴呀,”陳萌聽了祝纓的話,開始細數朝中将領,“又有溫嶽,此外還有北地子弟,大郎說,那個姚景夏也是不錯的。你怎麼竟說出這樣的話來了呢?”
祝纓算是“知兵”的,她說出這樣的話,陳萌是丞相,是祝纓的好友,隻以為祝纓這話是為朝廷考慮。
順着這個想法,他便問出了一個丞相該問的話:“人才新舊更替,經驗上或有不足,總不至于太差吧?”
祝纓想的卻是“誰對我有威脅”,她倒也回答了陳萌的問題:“不太差,但也都沒有練成。将來有事,戰事最開始的時候,恐怕要有挫折,要拿錢糧人命土地來磨煉。天下所有的事都是這樣的,以正合、以奇勝。縱有不世出的天才,也要與麾下兵士相知互信,這可是水磨功夫。”
陳萌憂愁地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兩人同時望向室内,皇帝正在安慰喪家,冷雲哭得像個孩子,皇帝握着他的手也是絮絮叨叨。鄭熹等人陪在一邊。
祝纓對陳萌道:“你還不去?”
陳萌道:“我尋舅舅問問話去,冷侯的身後事,不能出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