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第3頁)

  五品以下還好辦,鴻胪寺、京兆尹這兩處不宜一直空着。鴻胪寺現在還剩一個少卿,還是個新手,至少得給再配個少卿。京兆尹就更為重要了。

  政事堂幾個人心知肚裡,如果是一前,比如陳、王在世的時候,又或者還有施鲲主政,朝廷比較穩,京兆尹缺個幾年、由少尹暫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現在他們自己心裡知道,朝上在争鬥,京兆就得有個能幹的人鎮一鎮。

  之前的施京兆家學淵源,施鲲又在世,壓得住。接替的人,要麼出身得與之相仿,要麼能力就必須出衆。

  四人丞相心中把人選轉了一圈,陳萌搶先說:“我看祝子璋可以!”

  冼敬道:“那戶部呢?恐怕也離不得他。今時不同往日,戶部……”

  窦朋點了點頭:“戶部也要一個能幹的人。”

  陳萌自覺應該推祝纓一把,便說:“難道朝廷沒人了嗎?我不信,沒有他,戶部就轉不動了。”

  鄭熹道:“轉也是轉得動的,隻是沒有他在的時候這樣好。”

  祝纓很好,如果沒有這樣好就更好了,不會讓人覺得一旦把她調走,這個地方落在後來者手裡就要變差一些。她自己倒好,去哪兒都行。

  陳萌道:“那也不能把他一輩子就扣在戶部吧?這是什麼道理?”

  窦朋拍闆:“把他請過來,聊一聊吧。”

  祝纓這才坐到四位丞相的面前,一對四,她的内心出奇地平靜。陳萌對她悄悄使眼色,眼神中充滿了鼓勵與安慰。冼敬則神色頗為複雜,窦朋在評估。鄭熹開口道:“施相公,殁了。”

  祝纓道:“我剛剛聽說了,這……與戶部的幹系不大吧?”

  鄭熹道:“與戶部的幹系不大,與你倒有些有關系。”

  “我?”

  鄭熹道:“如果讓你掌京兆,你意下如何?”

  祝纓微微吃驚:“我?”

  鄭熹點了點頭。

  祝纓微微皺眉,似在思索。

  四人也不催促,他們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陳萌看來,對京兆對祝纓個人有利,不能因為人家管戶部管得好,就讓人老死在戶部。祝纓在推他進政事堂這件事上出力極大,陳萌也想引祝纓入政事堂。

  以祝纓與陳萌的年輕差,祝纓在京兆任上再混個幾年,就能摸着政事堂的門了。到時候陳萌再引薦一下,兩人在政事堂裡打個配合,到陳萌自己休緻的時候,祝纓還正當年,他也能安心休緻,托付朝政和兒孫。

  互惠互利,通家之好。

  陳萌又看了一眼鄭熹,心道:三郎礙于出身才受你轄制,你總不能轄制他一輩子!你不厚道!

  他自認厚道人,就極力要推祝纓往前走。再說了,等進了政事堂,丞相也可以兼管一下戶部嘛!不過幾年的時間,有什麼等不得的?

  鄭熹有些猶豫,京兆尹,祝纓當然能幹好,但是戶部……他手上沒有能夠争這一職位的人。一旦脫出去,好些事兒辦起來就不方便了。六部之中,吏部第一,在陳萌手裡,戶部第二,祝纓管着也就約等于在他手裡,現在戶部脫手,鄭熹左右為難。

  窦朋則是覺得京兆也重要,戶部的事兒他與冼敬都知道些,離了人不至于出亂子。可是京兆,那是真的難管。

  冼敬的心情更為複雜,京兆府呵!一有京兆,他就會不自覺地拿來與他故去的恩師做比較,比來比去,來一個他在心裡罵一個,從之前的巫京兆直到鄭熹、陳萌,施京兆他也嫌不夠好。

  但是一提祝纓,他第一反應是——祝纓能做好這個京兆。

  心裡就更不是滋味了。

  他們都在等着祝纓的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