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熹道:“你去找王叔亮,他恐怕也知道這件事,你們一同陳情。”
“好。”
陳萌與王叔亮商議良久,由陳萌先找到皇帝。朝廷裡留一下女丞相,皇帝是接受不了的,但是梧州多一個羁縻縣令,陳萌還是能讓皇帝聽進去一些話的。皇帝又召王叔亮,王叔亮此時正為西番頭疼,也言明當年确實有這樣的謀劃,隻是祝纓在那裡年載太長,被調了回來。
“況且,她年過四旬了。”
皇帝道:“一個老妪,無兒無女,也罷。”
第437章
到家
趙蘇收拾完自己最後的一點東西,一個書吏小心翼翼地上前,趙蘇回頭看了他一眼,書吏道:“尚書大人有請。”
趙蘇将手上的東西統統扔到一個竹箧裡,書吏上前一步道:“我來。”
趙蘇擺了擺手:“不用。”
他緩步往姚辰英的屋子走去,這裡原是祝纓的地方,好些東西都還是祝纓置辦的,半個月之前,他跑這兒就像是回家,今時不同往日了。他仍然恭敬地站在桌案前,心境全不似舊時。
姚辰英道:“坐,咱們聊一聊。”
趙蘇拿捏着尋了個座兒坐下,姚辰英問道:“真的要走?”
趙蘇點了點頭:“東西已經收拾好了,這兩天辦完交割就可以啟程了。”
姚辰英道:“我早就知道你,鹽州平叛的時候,轉運糧草也有你的手筆。要是因為那件事心裡不自在,大可不必。你在戶部,一如往昔。”
趙蘇短促地笑了一下:“家父家母年事已高,妻兒還不曾拜過祠堂。故鄉遠隔關山,不趁此機會回鄉一趟,早些年也下不了這個決心。倒不僅是為了不自在。蘇喆是我母家晚輩,我也不放心她一個女孩子孤身上路。”
姚辰英歎了一口氣:“看來是留不住你了。”
趙蘇道:“戶部的底子還不錯,大人也不必擔憂。至于我,不連坐就已是法外開恩了。”
姚辰英道:“不至于,不至于。”
趙蘇道:“下官告退。”
他沒有請假,而是直接辭官歸故裡,理由寫的是回鄉祭祖。外面風傳他這是因為靠山倒了,怕被誅連才要逃跑。他懶得搭理這些閑言碎語,他現在最挂念的就是趕緊離開京城!祝纓一天不回到梧州,他就不能安心。
祝纓此時人在城外,與趙蘇的妻兒住在一起,趙蘇也狠下心來沒有去探望,半個月來都在執行祝纓的指令,留在京城處理善後事宜。
祝纓留下的攤子很大,首先是一座皇帝賜的府邸,這個府邸估計朝廷是會收回的。裡面的東西祝纓幾乎都沒帶走。祝纓不在乎裡面的财物,隻讓蘇喆提前帶出了一些輿圖、籍簿之類的東西,金帛财貨,隻讓随從們帶了随身能帶得動的,并沒有裝車搬運。
狡兔三窟,她的财産并不都在府裡。各會館、一些鋪子、貨棧裡分别存了不少。此外還有人送的一些房産、鋪面之類,又有蘇晴天、項安等人經營擴大的産業。
祝纓安排趙蘇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送人的時候,趙蘇一句也沒勸,很果斷地執行了。
與祝纓本人比起來,這一筆巨大的财富可謂身外之物,不值得為它們争論。
趙蘇抱着竹箧,邊走邊在心裡數着已經辦好的事——
南方同鄉們幾乎都見過了,祝纓藏身、南下的事情不能對他們講,但是各有一注錢給他們壓驚。
當時也有人提出疑問,畢竟馬長角對人沒影響,恩師變性跑路,麻煩就大了。總得給個安說法,至少留句話。
趙蘇道:“莫聽外面小人之言。她是女人,也将咱們帶出來入仕了,衮衮諸公當政,咱們不過是蠻子、煙瘴之地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也不配與諸公坐而論道、臨民治世。義父毫發無傷,大家才能好,她才是我們的所有人的底牌。”
南方同鄉們算穩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