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第1頁)

  收拾完,天也黑了,杜大姐跑過來請祝纓去吃飯,又繞着祝纓轉了一大圈,祝纓道:“我頭上又沒長角。”

  杜大姐道:“我們可擔心死了!”

  祝纓道:“知道知道,以後都不用提心了。”

  杜大姐狐疑地看着她,看得祝纓喉嚨發癢:“幹嘛?”

  “一家人好好的,可别再分開了。老夫人天天盼着您回來!我們大娘子,也忙得不得休息哩,老夫人年紀您是知道的,您想想,大娘子今年也快五十了,别人家,都是有兒媳婦伺候,孫子也長大了,她還在忙哩……”

  “好。”

  “哎,吃飯吧!今天有客人,要做得多,是廚下她們做飯。您在京城十年,南方菜怕也吃不慣了。我親自下廚給您做了京城好吃的,您一路過來,得好好補補!”

第440章

迎接

  山中的宴會,即使是“祝家莊”也是要“染獠俗”的。

  出席的除了祝纓等人,還有各縣的頭人,此外,“祝家莊”分工的管事們也到了。這其中項樂在草創的時候出力頗多,其他幾個人都比較尊敬他,他與項安是聽說祝纓要回來了,才跑到别業來詢問有沒有什麼要幫忙的。

  二人的官階還在身上,朝廷也沒說要給他們黜了,隻是“起複”就很難講了。項家人在家中驚擔憂了一陣,項安拿定了主意,依舊是追随祝纓。祝纓是個女人,對項安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消息了!

  項安對兩個哥哥說:“父仇報了,官位有了,家業翻了百倍,如今大人正在過難關的時候,咱們不能差事兒。藝甘家總不消停,侯五叔老了,青君一個女孩子要擔許多事,别業的防衛我得回去幫忙。”

  她要過來,項樂也就跟着來了:“當年就是咱們倆一塊兒的,現在家裡有大房,也不差咱們倆。”

  項大郎想得又多一些:“咱們家與大人糾葛那麼的深,拆也是拆不開的。我看大人不像是個能閑得住的人,正當壯年的丞相,不得己而遠走,必有大事!你們跟着她,也會有出息的。”

  又來了,兄妹倆心裡小小嘀咕,卻不再如同年少氣盛時那樣與他争吵,他們也承認,項郎考慮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項大郎又讓他們:“你們倆去了,好好做事,好好回話,看大人心情好了,再請示一下,會館、買賣都怎麼安排呢?”

  兄妹倆本也是要說這些内容的,更不與項大郎争吵,提前到了别業,兄妹倆各承擔了一部分守衛的任務。

  别業初設的時候祝纓就留意,将它當成個縣來配置。除了花姐攬總,其他事項皆有管事,大管事也有六、七個,除去青君、小江等人,也還有三個本地居民中選任的,現在他們都來了。

  祝纓掃了一眼,歎道:“可惜老黃已經不在了。”老黃是比較早的一批投奔過來的人,最早是他幫管一些人口、倉庫。說得别業管事們也有一點傷感。老黃去世後,他那一攤子事兒就漸漸轉到巫仁手上了。

  巫仁有點緊張,一緊張,她的一張臉就木木的,面無表情,像誰欠了她的錢似的。祝纓道:“挺好。” 她才松了一口氣,跟着大家入席。

  一路跋涉,賓主都很累了,大家吃吃喝喝,喝高了的衆人又唱起了歌。聲樂陣陣,都沒有去聊什麼“正題”。

  酒過三巡,祝纓道:“我回來得倉促,又讓大家夥兒辛苦跑下山去接我,我在這裡謝啦。”

  郎锟铻道:“您要這麼說,便不把咱們當一家人了。”

  祝纓就此打住了話頭:“好,一家人,出去一趟得有禮物帶回來。拿上來。”

  幾個随從兩兩一組擡了些東西上來,一樣一樣照着簽子擺在各人面前。祝纓笑道:“以往總說要為大家尋些好兵器,卻總不得門道弄到好的。來,試試,可還配得上你們?”

  郎锟铻眼睛放光,第一個打開了蓋子,裡面打底的是一些綢緞之類,上面幾個盒子。他将一個長條的盒子打開,裡面是一把長刀。刷地抽出來,刀身烏沉、刀刃泛着雪白的光。郎锟铻還沒試刀,就先說一聲:“好刀!”

  接着,各人試着刀。

  祝纓兩開幕府,弓馬、刀劍、铠甲之類頗為易得,即使是越獄跑路也攜了一些。這些雖不能全與鄭侯幾十年的收藏相比,拿到梧州也是品相極佳的了。連山雀嶽父這樣的人眼睛裡都閃着光:“好家夥!大人,這樣的禮物太貴重啦。”

  祝纓道:“我匆匆回來,有些事兒也沒與大夥兒明說,這也是賠禮。”

  路果道:“大人說這些客氣就不痛快啦。”

  衆人品鑒一會兒兵器,又看一看箱子裡的其他物品。祝纓知道他們,對書籍字畫之類興趣不大,因此都是些一看就很貴的東西,幾人的高興更加真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