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不對?哦,不說人話,除了這條,也沒什麼不好,米糕好吃可惜捎不到京城。”
李彥慶道:“這裡,一旦有人進犯,這就是一城的死士啊!”
“呃?為什麼要進犯?”
李彥慶張了張口,道:“哦,不是聽說什麼甘縣獠……”
“那不是已經枭首了嗎?”
李彥慶扯出個标準的笑容來:“您說的是。”他是來刺探的,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一些“敵意”的評估。現在回去,是需要彙報給政事堂:沒事兒别惹,祝纓比純獠人可怕,給朝廷造成的損失也會更大。
冷雲卻隻想過年了,原本各州不在這個時候過年的,他們更多的是慶豐收,日子比這個早。“祝家莊”的存在,無疑又将兩種風俗給融合了。日子與山下相近,活動卻還是那些舊日活動。
山裡過年熱鬧,年前年後都不幹活了,唱歌、跳舞,也不用送拜帖、寫拜帖,就很自在。家家都沿襲“獠俗”,釀酒、蒸米糕米飯、殺豬宰羊待客,一年裡數這個時候吃得最好。
祝纓、張仙姑等人在府裡前面的庭院裡,也擺出流水席,請人吃。她們自己也會随機走到别人家裡,吃點熱米糕,喝點熱米酒。
冷雲今天在祝府,明天被趙蘇拉去,後天又是項家孝敬……好不快活。
過了初七日,經李彥慶再三提醒,才說:“好吧,咱們也該回去了。哎,拿本黃曆來!”
出行要擇個吉日,日子選在了正月十六,山上的燈節比山下冷清得多,并不會妨礙他們啟程。先派人去祝府通知,自己留在客館收拾行李。祝府又送出一些土儀。
十四這一天,兩人同去祝府,告知就要離開了,詢問有無需要彙報京城的事項之類。
二人在縣城這些時日,頗有點入鄉随俗的意思,沒下貼子就步行到了祝府,卻發現府中氣氛有點怪。祝彪的笑有一點點勉強,冷雲道:“你怎麼了?大正月挨教訓了?”
祝彪道:“大人英明。”
“你去通報,見了子璋我為你讨情——你犯了什麼事兒?”
“失手打壞了一件東西。”
“這不是叫碎碎平安麼?她要講究,我賠給她,快去。”
“是。”
祝彪慌張地跑到西院,敲了敲正房的門:“大人,老夫人,冷大人、李大人來了。”
蔣寡婦拉開了門,探頭往外張望,祝纓的聲音從裡面傳來:“别抻頭探腦的,别人一看你就有故事。”
蔣寡婦忙将頭縮了回去,祝彪也閃進門,返手将門插上,小心地走到内室門邊說:“客館的二位大人來了,冷大人都看出小人臉上不對。小人說,是因打壞了東西不自在,也不知瞞沒瞞過他。”
說着,忍不住往屋裡又看了一眼。
祝纓站了起來,對張仙姑道:“先給爹換上衣服,這屋裡炭還是依舊送,但不要點,夜裡與我同睡。飯還是照三餐送進來……”
張仙姑雙眼通紅:“老東西,就這麼走了。”
祝纓垂下眼睑,輕聲道:“人生七十古來稀,也算喜喪。這兩天将冷雲、李彥慶他們送走,咱們再操辦。”
“哎。”
“娘就不要再去見他們了,免教他們看出來。冷雲還罷了,李彥慶倒有些眼色。羁縻之地,倒不用管丁憂的事兒,白事,還是出了十五再辦妥當些。”
張仙姑道:“老東西,沒福氣!正月就不該辦喪事兒。”
祝纓道:“我去應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