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第1頁)

  下一件是祝纓深思熟慮過的——律法。

  梧州地方沒有像樣的法律,還是當年祝纓與頭人們約定的盟約,條文也很粗疏。

  趙蘇聽了就先搖頭:“宜粗不宜細,目今山中簡樸,太細的律條恐不合适。再者又有許多大事要做,騰不出手來。咱們如今可用的人手确實太少!”

  祝纓道:“我知道。不是要現在就拿出一本律法來,朝廷定律的時候,多少明白輕重的大臣、多少博學之士聚集,才能。我的意思,将判便彙集成冊,先依着判例仿着來斷案,先适應一下。”

  這個倒是很好的辦法,也方便記憶。趙蘇道:“這個好。”

  祝纓另有一種想法,她完全可以借着這個機會,能過判例影響更多。

  接着,兩人又讨論了一下西拓的方略,主要是一個時間進度,祝纓希望再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大緻消化完甘縣,然後:“不用他們出兵,隻以手上兩縣之力,再往西拓。要花多久才能與西番接壤,要看今明兩年探路偵測的敵情。最好能在十年之内拿下,設節度,再以十年安撫,則大業可成、自保無虞。接下來,就看老天能讓我再活多久了。”

  趙蘇想了一下,道:“小妹,恐怕也是願意出力的。”

  祝纓道:“隻可惜,我不能再分茅裂土了。”

  趙蘇問道:“如果是阿蘇縣的人,也可以考試麼?”

  “那倒可以。”祝纓毫不猶豫地說。

  趙蘇又問了一句:“如果,一時兵力不湊手,用到了各縣的兵,可否因功賞賜田宅?”

  “應有之義。”

  趙蘇的眉頭舒展了開來,道:“那我就沒有疑問了。我去拟告示。”

  “去吧。”

  趙蘇走後,祝纓将寬大的書桌清理幹淨,在上面鋪上了一張大大的素帛,開始畫地圖。将這一個月來自己探知的路徑,先打個草稿,更精細的,還需要接下來再上心。

  另一邊,趙蘇拟了草稿,他知道這其中内容的驚世駭俗,再三斟酌,到午飯時也沒寫好。吃了午飯繼續寫,寫了兩天,才把草稿拿給祝纓看。

  祝纓一看,條理清晰,要求明确,日期也對,甚至寫了“某月某日至某月某日期間,趕到福祿縣某處集市,向某人報到,即可被引入山中考察”以及“如被選中留下,包食宿,未被選中,有一技之長,願意留下,也與房舍安置。願意回鄉,發路引、盤纏。”

  祝纓看了,道:“不錯。”開始蓋印,分發。

  ……——

  道路的關系,訊息傳播得也慢,祝纓沉下心來在府裡畫圖、處理庶務,陪張仙姑,抽空去學校教教課、到街上瞎蹓跶。給學校分了班,花姐、二江乃至周娓等都被拖來教與阿撲水平相仿的,以及入門的學問,巫仁、趙蘇教更深奧一些的,巫仁主教一個算術之類,其水平堪與祝纓教學生相提并論,枯燥且乏味。趙蘇好些,聽課的人更喜歡上他的課。

  另一邊,告示也以奇怪的方式傳播了出去。

  梧州境内的還好,頭子就是個女人,大家日子過得也挺美。

  梧州之外,告示就散布得不那麼名正言順了。趙蘇派人,先給進山貿易的商人塞了幾張,由商人帶下山往遠處去。再派人送了一些到福祿縣,讓自己的父親分發。

  他爹娘也是精明人物,派了家丁先到吉遠府,往客棧等處張貼分發。吉遠府自祝纓經營以來,往來客商便絡驿不絕,見到這麼一份奇特的招賢布告,也都議論紛紛。

  徐知府起初不知,過了三天聽衙役議論才知道了這麼一件事,下令去把布告繳來。衙役去了客棧,半天空手回來:“大人,小人不曾看見有什麼求賢布告。”

  “胡說!明明是你說有的!”

  衙役摸摸鼻子:“小人也是聽說。”

  徐知府很是疑心他們心中還惦記着前不知多少任的上司,故意隐瞞,氣得要打,衙役們又互相求情。龐司馬對徐知府使了個眼色,又假意相勸,徐知府才斂了怒容與龐司馬二人退到後面密議——二人索性親自去查繳!

  也不帶這些衙役了,就帶自己的家丁親随!

  他們一走,衙役們就開始互相埋怨:“又闖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