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第8頁)

  隻有巫仁還懵着,祝纓歎息一聲:“走吧。”

  一行人到了鹽場,分管鹽場的是個三十上下的女子,皮膚黝黑,五官端正,個頭雖然不高,整個人卻透着點精明強幹的味道。她一身藍衣繡着紅花,行動起來腕間五、六支銀镯子叮當作響。

  上前先認出蘇喆,叫一聲:“小妹。”她還是阿蘇家的族人。

  蘇喆的表情不太好,闆着臉給她介紹了祝纓等人,又對祝纓說:“她叫孔雀。”

  孔雀對祝纓熱情地叫了一聲:“姥!”又自稱也曾到學校學習過,不過那個時候祝纓已經不在梧州了。

  祝纓點點頭,四下張望,道:“不錯。”

  孔雀先帶她們去安置,在這裡,她有一處兩進院落,都騰出來給祝纓等人居住,祝纓問道:“那你住哪兒?”

  孔雀微笑道:“那邊有客房,偶爾也有商人過來,就住那裡,家具被褥一應俱全的。”

  祝纓不再推辭,蘇喆卻悄悄把孔雀拉到一邊,低聲詢問:“你都幹了什麼?”

  孔雀微訝:“什麼?”

  蘇喆冷笑一聲:“你就裝吧。”不再多問。

  待祝纓等人都安頓下來,蘇喆親自打頭,要查鹽場的賬目。查賬這個事兒,不是随便什麼人都能幹的,沒有祝纓發話,巫仁是不會動的,蘇喆眼巴巴地瞅着祝纓,祝纓道:“先看一看鹽場。”

  她看到了一大片各色的鹽田,實是此生第一次見到的景緻。海水被依次放到一塊一塊的長方形的淺池裡,形成不同的顔色。不遠處有一排房屋,煙囪裡向外冒着煙。一些粗鹽就簡單地堆放在露天。

  孔雀介紹道:“這些是粗鹽,有泥沙。想要好鹽,還要将它溶了,濾去泥沙,再熬煮。精鹽放在那邊的庫房。”

  祝纓巡視完了,孔雀又主動奉上了賬簿,庫房的門也沒鎖,随便怎麼查。祝纓對巫仁點了點頭,巫仁頓時來了精神,一路長途看風景,累一點她不介意,一旦到了有生人的地方,巫仁渾身不得勁兒。蘇喆又因自家族人孔雀辦事被告了狀,正不自在,巫仁最怕這種人情世故。

  一聽有活幹,巫仁仿佛解脫了一般,上前就接過了賬簿。

  她不但會盤賬,盤庫也懂一些。祝纓等人就在鹽場住下,祝纓又與竈戶聊天。起初,竈戶們嘴也嚴,隻會見面磕頭、當面頭問好奉承。祝纓住了三天,從這裡的小孩兒、婦女起,慢慢讓竈戶放下戒心,竈戶方才稀裡糊塗地願意與她說話了。說話的時候仍然警惕,祝纓少不得拿出坑蒙拐騙的手段,從關心他們的家庭入手,漸漸令人放下戒心。

  這裡有不少竈戶是祝纓從鹽州設法弄過來的,衆人知道她是誰,卻還不知道她是個女人。分明之後也都驚詫:“大人竟然是女郎?”

  祝纓道:“是男是女,有什麼要緊?看看那位孔雀娘子,做事難道不周全嗎?”

  竈戶們倒誇獎孔雀:“不作踐人,又會做事,也會想。咱們如今煮鹽,可比以産方便多了,産鹽也多。”

  “哦?怎麼說?真的假的?我知道她能幹,可這煮鹽?她也會?”

  老竈戶的話匣子就打開了,開始給祝纓講制鹽,制鹽這個事兒祝纓想了小二十年,怎麼會不知道大緻的流程?它的原料幾乎是無窮的,就是海水,但是熬煮是要柴、要鍋的,耗費也比較大。

  老竈戶卻說,孔雀改進了曬鹽法,當然,這也與本地的氣候有關,又熱,下雨也很規律、雨水并不算多。先曬,成了濃鹵,又或者結晶成粗鹽,再精制。

  如此一來,柴、鍋的消耗少,主要原因海水不花錢,就會多産。祝纓弄明白了個大緻情況,對竈戶又誇了幾句孔雀,才不動聲色地離開了。

  回到住處,巫仁也算出結果來了——賬面沒有問題。

  巫仁松了一口氣,沒有問題是最好的。

  祝纓卻笑着看孔雀:“你改進了制鹽法,很能幹呀。”

  孔雀跪下道:“您不在的時候,五縣也不是全是一心的。如今您回來了,大夥兒也還是各幹各的。這片地是您給阿蘇家的,我們都承您的情,您有吩咐,咱們為您做事再不的怨。可是要讓他們也坐享其利,分給他們的鹽,他們也沒照您說的做,反轉手倒賣,與其給他們,這多産的鹽,不如我自己去賣!”

  蘇喆低聲喝道:“你也不該私自行事。”

  孔雀看了她一眼,沒吭氣。

  祝纓道:“既然已經說了,就痛快一點吧。”